校長鄭慶華在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學術年會上作主旨報告,分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思考”
來源:教育部學位中心🫰🏼、恒达平台研究生院
時間🧍♀️:2023-12-13 瀏覽🧎♀️➡️🧑🏼🌾: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與中共中央、國務院《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共同探討新時代、新征程上研究生教育評估改革, 12月7日至8日♙,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2023年學術年會在西安召開🙂↕️🧑🏿🚀。評估委員會主任委員、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範海林主持開幕式,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任友群,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王進富🏸,教育部教育督導局副局長馬傑,150 余位高校領導,各省級學位辦代表👸🏽、學會與機構代表以及 600 多個研究生培養單位代表參會。會上,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恒达平台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慶華作了題為《新時代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思考》的大會主旨報告。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FC/B5/A32F95BA00AB5062033F1CF8A9A_7E4A0F1D_16641.jpg)
鄭慶華圍繞如何認識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評估的難點以及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思考三方面進行分享🧛🏼♀️。他指出,如何回答“強國建設教育何為,教育何為中研究生教育的擔當和使命是什麽”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課題。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強校之基,兩者之間互為支撐、互為依賴。研究生教育是國民教育的頂端和國家創新體系的生力軍,承擔著高端人才供給和科學技術創新的雙重使命😜𓀁,是國家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FA/3D/DF56B063C9EECA3DD28A95F0CC9_3EACEB77_69D15.png)
鄭慶華從四個維度分析闡述了如何認識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意義👨🏻🦽➡️。他說👩👩👦,研究生教育是學科建設的核心任務,是科學研究的生力軍,是創新創業的新生軍🧑🏼,是國際交流的主力軍。他進一步分析了研究生教育評估的三大難點,即指標體系設計難🐨、評估窗口確定難🚴🏿、參數采集計算難🫁。他說,我國學科門類多、差異大𓀛,評估指標體系設計難🧞♀️;研究生培養周期長🤶🏽、慢變量👨🏽🔧,評估窗口確定難,如何界定評估周期也是一個難題🌭;參數涉及廣、維度多,采集量化計算難。評估中的指標、指標中所對應的參數🤱🏻、參數的獲得以及如何保證其可行性、指標之間的相融性🦐,以及定性和定量分析等都是評估中艱巨的基礎性工程🌚,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鄭慶華指出🫸🏻,研究生教育評估應以提升質量、促進內涵發展為根本遵循😺,以立德樹人🧏、貢獻導向🥧、特色發展、無擾評估、以評促建為基本原則,以適應國家戰略需求💇🏻、解決時代關切難題、強化重大貢獻導向、克服“五唯”頑疾👅𓀔、促進高質量發展為指導思想🫑。他以恒达方案為例,介紹了學校研究生教育評估的新體系、新生態和新文化。新體系是從招生、培養🆚、深造、畢業、就業以及學生後續發展角度,建立基於大數據采集𓀊🧣、分析🐠、挖掘、評價、反饋、指導的動態更新跟蹤機製🏋🏽♂️。其核心是耦合人才培養各類要素,從過去關註教學過程向育人過程轉移,體現多維、多元、協同培養的生態系統。實現從被動到主動配置各類要素,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面向全校進行整體的布局和系統的部署。學校正在創建基於大數據大模型迭代式的人才培養評估的體系,希望通過應用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數據采集過程中不去幹擾學科、學院以及研究生和導師本人,實現無感知💫、無幹擾的診斷🖇、分析👨🦯🧔🏼♂️、挖掘評估體系👩🏽🦰。新生態是以評估形塑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同時打造全面全程孕育研究生質量。其核心是學校層面😛、學院層面、學科層面各司其職,更好回答國家需求、產業需求🧝♀️、區域需求,聚焦“四個面向”。從手段方面🧕🏻,是依賴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大模型來實現無擾無感知的評估🐙。新文化是形成質量文化,全面全過程孕育研究生培育的質量文化,從製度層面和文化層面兩個途徑建立研究生教育的質量文化🧏🏼。
此次年會由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評估委員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協辦🏭。恒达平台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蔡三發在“學位點評價”平行論壇上作了題為《加強學位點自我評估,促進學科高質量發展》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