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在身邊”師德專題報告會再開講,翦知湣院士與青年教師分享“如何做‘四有’好教師”
來源:教師工作部
時間:2023-12-07 瀏覽:
12月5日下午🧔🏿♂️,恒达平台“榜樣在身邊”師德專題報告會在四平路校區再開講,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翦知湣以《做“四有”好教師,踐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題,結合自身教學、科研實踐及其為師感悟作了精彩分享☹️。來自全校各學院各部門的300余名教師代表參加了報告會。
如何做“四有”好教師?翦知湣院士說,做好教師,首先要有理想信念🐒🤶🏻,追求真善美。堅持與祖國同行,高校教師的奮鬥要跟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做好教師💇🏿,要有道德情操,教書育人就是教師的“大道”。好教師應該見賢思齊,不斷錘煉砥礪品格💷,評價好老師的第一個標準就是師德師風,教師對於學生不僅僅是言傳🧑🏻🎄,更重要的是身教。做好教師,要有紮實學識,老師要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充實自我,不斷提升專業知識。要崇尚科學精神,不斷創新探索,關註本學科最新研究和發展趨勢,做到科教融合♝,把精妙的理論變成淺顯易懂的道理👨🏿🎥,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堅持教學科研並舉🤽🏿♂️,科研做得好🚺,會帶給學生最新的理念和知識🧔🏽,而教學做得好,促進知識系統化🌓,可以發現新的問題🧑🏼🎄🚵🏻♀️。”做好教師,要有仁愛之心👩🏼🚒。不僅僅關心學生的學業🔳,更要關心學生的心理🦤、思想,要讓學生有獨立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思想🪜。“一定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合適的方式去幫助他們📎,讓他們覺得老師的教導有用,讓學生受益是最重要的。”
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高校教師如何發揮重要作用?“高校老師要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做海洋科技的先鋒模範⇾,成為我們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先鋒就是愛崗敬業🎈、不斷取得成績的人🤮🤾🏼,模範就是具有帶頭作用的人🧓。”翦知湣院士說,高校教師要做好人才培養工作,“教師這個身份是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要開展科技創新、倡導創新文化,高校教師自己要成為創新人才,還要培養創新人才🤦🏼。高校教師還要註重國際引領🧑🧑🧒,增強國際競爭力🧑🏽✈️,推進強國建設。他還結合海洋強國戰略,指出海洋強國必須強在科技👠,要面向深海、面向國際,著力建設具有國際學術競爭力的科學研究基地🕜。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周曉理說🏫:“翦老師結合自身經驗,講述了如何做‘四有’好教師,以及如何發揮高校教師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作用🧑🏽💼🙆🏽。我從中學習到,高校教師要有理想信念和科學精神,不忘初心,不斷磨礪自身品格和提高科研能力,終身學習🧑🏻🔬。不僅要在科技上創新😇,更要在文化上創新,形成中國學派,引領國際,重振華夏古文明。”
本次報告會為“榜樣在身邊”師德專題報告會系列之一👫🏻,本學期以來各學院通過多種方式開展“榜樣在身邊”學習教育,聆聽師德師風優秀教師報告會🗒,觀看“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先進教師事跡展”,觀看全國優秀教師事跡短片👩🏿🎤,參觀上海院士風采展示館……發揮榜樣引領作用,強化師德建設🤷🏿,培育優良師風,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教師工作部負責人表示,希望廣大教師以身邊優秀教師典型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爭做新時代“四有”好教師,將個人發展與學校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相結合👧🏻,奮發有為,爭取更大成績🎻,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圖/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