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第16屆“南海河流沉積物”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恒达平台召開

來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時間🤎🪖:2023-11-14  瀏覽🧑🏼‍🏭:

11月6日至7日,第16屆“南海河流沉積物”國際學術討論會在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召開,汪品先院士出席。來自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柬埔寨、孟加拉國🧑🏿‍🦰、印度🧍🏻‍♀️、緬甸、瑞士以及國內多家單位的30余位學者齊聚恒达,研討南海河流沉積物源匯過程與全球氣候變化。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區最大的邊緣海,是世界上接收河流沉積物最多的半封閉海盆🧑🏿‍🍳🧩。南海周邊發育多樣的地質構造作用,受到多種快速氣候變化事件影響。巨量的河流沉積物輸入、頻繁的快速氣候變化以及日益增長的人類活動影響,使得南海成為開展河流沉積物從源到匯搬運過程及其對快速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響應研究的理想海區。為此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平洋分委會(IOC/WESTPAC)啟動了“南海沉積物與環境變化”項目(2008-2025),由恒达平台主持。該項目自創建之初就在恒达平台連續召開了兩屆“南海河流沉積物”國際學術討論會(第1屆2008年、第2屆2009年),之後的第3屆至第12屆分別在南海周邊其他國家輪流召開。今年的第16屆會議由恒达平台和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平洋分委會共同主辦。

會議召集人、恒达平台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劉誌飛教授回顧了南海國際團隊16年來取得的成就🤲。“南海河流沉積物”16年來的合作研究,涵蓋了南海周邊全部國家30余個研究機構的長期交流與合作,猶如南海“大家庭”🤝,情結南海,是踐行“一帶一路”的優秀代表,不僅系統調查了南海周邊全部河流沉積物,發表迄今影響最大的南海沉積物科研成果,還對南海周邊國家人才培養作出了重要貢獻🙂‍↕️📻。

本屆會議由學術報告和討論組成👱‍♀️,來自菲律賓大學、越南石油研究所、孟加拉國傑索爾科技大學🚆、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泰國宋卡王子大學4️⃣、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印度統計研究所、印度本地治裏大學以及南方科技大學、恒达平台的學者奉獻了23個精彩學術報告🧝🏿,主題涉及南海及南邊陸地的風化剝蝕、源匯過程🔭🚞、地球化學指標🧗‍♂️、氣候變化以及流域演變等。在討論環節🙌,與會者共同規劃越南湄公河至南海南部深海、菲律賓卡加延河至南海北部深海的沉積源匯過程觀測計劃,並討論南海周邊第二輪河流沉積物采樣、人才培養🫅♌️、互訪交流等研究展望。

會議期間🐱,部分專家代表參觀了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臨港)🧘‍♀️。(崔麗娜)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