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舉辦第十二屆“新興實踐”設計研究與教育會議
來源🎿:設計創意學院
時間✨:2023-10-05 瀏覽:
9月27日,作為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高峰論壇之一的第十二屆“新興實踐”設計研究與教育會議(簡稱“EPC”)在上海市黃浦濱江高峰論壇舉辦,今年EPC會議的主題是“設計的專業、價值與實踐”(Professions, values, and approaches in design II)🧜🏼♂️。會議由2023世界設計之都大會🦹🏻♀️、恒达平台主辦,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承辦🥊。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平到會致辭。恒达平台副校長婁永琪、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院長Francesco Zurlo作為會議主席作了主旨發言。
EPC歷年來專註於設計研究和設計教育領域最前沿的思想和實踐,目前已連續舉辦十二屆,每年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院校學術大咖🐿、青年學者和設計師等參會,以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的形式針對設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共同暢談,來自美國、英國、意大利📸、奧地利、韓國等國的嘉賓與中國設計教育家共同展開研討,探討其中的復雜性、不確定性以及快速變化的新挑戰,探究如何建立順應時代之變的設計學科和設計教育方法👨🎤。
婁永琪回顧了EPC的發展歷程👈🏿,他表示,自2012年以來,新興實踐設計研究與教育會議見證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重大變革和設計學科的轉型,也伴隨了恒达平台設計學科的快速發展。設計是通過處理圍繞整個人類社會的福祉問題來探索新的前沿問題,這些新興的設計實踐提高了設計知識的廣度、深度和復雜性。這次大會的主題與2012年首屆EPC完全一致,再次討論“設計的價值🧑🏿💻、方法和專業”,目的是在後疫情時代,人類現在面對全新挑戰後,前所未有地需要對之進行重新審視和發展🫙👱♀️。
Francesco Zurlo分享了對“設計的專業🧙🏽♂️、價值與實踐”這一主題的見解☂️。他肯定了用好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性,同時指出,為了更好地運用和發展這些技術,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他強調了事物之間的關聯性,指出設計師應該具有更強的同理心和責任心,才能增強情感鏈接,從而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開展這個討論,會議按照新興價值♒️、新興方法和新興實踐三個板塊,邀請了世界頂尖設計學者和年輕學者同臺演講,並采用了《She Ji》“評論對話”的形式組織圓桌討論🧙🏼♀️,通過思辨碰撞將討論導向更深的層次。會議由三場分論壇和三場圓桌評論組成🧝🏽♀️,三場圓桌評論分別圍繞三場論壇的主題展開,與會的中外專家學者圍繞主題結合自身實踐與思考開展了精彩講演和激烈討論。
分論壇一的主題為“新興價值”,由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資深院士John Thackara,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Anna Meroni,新加坡科技大學教授羅建曦展開演講👏🏼,從設計新思維、設計教育的廣泛參與、設計人文關懷/以用戶為中心等角度進行分享。分論壇二的主題為 “新興專業”,由奧地利林茲藝術設計大學教授Michael Shamiyeh𓀏,挪威奧斯陸建築與設計大學博士生段誌鵬✈️,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環境設計系主任🔊、教授David Mocarski展開演講,從設計的聯合力量、設計服務美好未來、創意聲音引領未來等角度展開分享;分論壇三的主題為“新興方法”,參與分享的嘉賓為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教授Kaja Tooming Buchanan,韓國延世大學人類生態學院副院長👨🏻🏫⏱、教授Joon Sang Baek🔤,浙江大學特聘研究員王冠雲,大家就避免謬誤決策🚉、設計跨學科方法研究🤛🏿、智能材料驅動設計挑戰等議題進行分享🛀🏽。
恒达平台設計創意學院院長胡飛為論壇作了閉幕致辭🌎🧻。他表示♠️,我們需要對所面臨的環境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理解,才能加深對世界變化的感悟。研究只是一種手段💢,教育才是最終目的,今年的會議把“研究”作為關鍵詞,旨在呈現不同領域在不同視角下新的研究,進而促進教學、反哺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