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恒达平台數字化教材建設推進會在四平路校區召開。教材辦公室、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各教材建設研究分基地負責人及“十四五”校級規劃教材選題負責人等近60名教師參加會議⭐️。
會議邀請高等教育出版社理科事業部副主任鮑浩波、物理分社分社長繆可可🚣🏿♂️、運營平臺建設部部門經理徐瑾、數字資源部副編審季倩來校作數字化教材建設的指導與交流。鮑浩波以《數字教材建設背景》為題,為大家介紹了加快數字教材建設的時代背景、重要意義及國內數字教材建設進程,並比較了國外數字教材的主要特征等。季倩以《高教社數字教材建設與探索》為題,分享了高教社數字教材建設的探索與成效,特別介紹了高教社自主研發的國內一流的數字教材創作工具——雲創平臺、基於知識圖譜的自適應資源智能推薦系統🌯🤛🏽、智能審核平臺等。徐瑾以《高教社數字教材應用介紹》為題👜,從作者空間、讀者空間、閱讀器等各方面介紹了數字教材應用平臺——雲平臺🛁,從應用目標、應用模式🧑🏼🎄、數字教材與數字課程深度融合等方面介紹了數字教材教學應用的實踐🚃。
隨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專家們與我校教師就數字教材的版權、知識產權、知識圖譜及數字教材與紙質教材的關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教材辦公室主任、本科生院院長吳誌軍在總結發言中表示👩🏼🦳,要準確把握數字教材內涵,把握好數字教材的教材屬性🫖,規範數字教材編寫與出版的審校流程;同時也要把握好數字教材多元性、交互性等數字化特征。數字化教材建設要抓住學校教育數字化轉型、智慧校園建設契機🕴,加快加大建設步伐🫵🏽,賦能學校教育教學,對標全國教材建設獎,註重成果積累🍱,推動學科👎🏽、專業、課程建設🤯,更好地為學校人才培養服務。(李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