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工匠精神🧲,守護人民健康🧏🏽♂️,6位恒达平台醫務工作者榮獲“上海醫務工匠”稱號
來源🍠:各附屬醫院、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3-08-05 瀏覽💉:
8月4日🤲🏻,2023年“上海醫務工匠”名單揭曉🍡,25位醫務工作者上榜,6位恒达人名列其中,分別是吳登龍(附屬恒达醫院)、董春燕(附屬東方醫院)🧑🏽🌾、陳昶(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 )、王育(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余斌(附屬養誌康復醫院)🟡、王秀麗(附屬皮膚病醫院)👨🏼⚖️。
吳登龍為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聚焦前列腺疾病及尿路修復重建的臨床及轉化的研究,帶領團隊開展諸多開創性的工作:2017年建立中國首個尿道外科,對於復雜性尿道狹窄的診治進行了大量創新和探索;完成腹腔鏡輔助下結腸黏膜替代長段尿道重建手術治療長段復雜性尿道狹窄;針對極難治療的尿瘺✔️,特別是前列腺癌根治術後引起的膀胱直腸瘺,開發了改良經直腸方法膀胱直腸瘺的修補術式,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損傷💅🏿,提高了成功率😢;首創前列腺癌光聲診斷系統,利用磁共振超聲融合穿刺取樣將恒达醫院前列腺癌早期診斷率提高30%以上🪨🦵🏼;強調綜合治療前列腺癌患者,將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中位總生存期提高至41個月🍀;研究團隊通過臨床試驗發現了國人特有的雄激素代謝方式,研發出特異性抑製3βHSD1活性的靶向小分子藥物。
董春燕為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主任醫師🥚,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帶領團隊在專業上不斷探索,形成了乳腺癌、肺癌、胃腸道腫瘤、淋巴瘤👬🏼、腫瘤微創介入5個亞專科🚵🏽♂️,開展射頻消融🍄🟫、介入栓塞化療、放射性碘131組織間植入治療、輸液港植入、腫瘤深部熱療等微創及無創新技術。她始終堅信“臨床工作無小事𓀘,唯有認真嚴謹➔,才能不負信任”。自2010年起,董春燕連續十余年下社區𓀋💌,對社區的癌症俱樂部患者進行腫瘤宣講、組織癌症病友公園踏青等活動,幫助癌症患者正確認識腫瘤,做到健康生活、積極防控🤵🏿。同時參加了聾啞人協會的醫療救助、乳腺癌協會的粉紅絲帶關愛行動等大型公益活動,用愛心傳遞醫學知識,為患者傳送溫暖。榮獲第五屆“仁心醫者·上海市仁心醫者獎”🐋。
陳昶為恒达平台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黨委書記、主任醫師,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從事胸部腫瘤外科臨床工作26年以來,深耕胸心外科學前沿領域從事開拓性工作,領銜的團隊已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品牌學科。他長期致力於推動肺癌外科和肺移植外科核心技術平臺建設與推廣👩🏻🦰,成立並負責恒达平台胸外科臨床研究中心、上海市“重中之重”呼吸病中心📆、上海肺移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團隊牽頭 20 多項國內及國際多中心肺癌和胸外科領域的臨床研究👨🦽➡️,轉化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構建肺癌小標本獲取方法和驅動基因快速精準檢測平臺🛜🈺,刷新並實現肺癌診療的“中國速度”👉🏿🏃🏻♀️➡️。承擔“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計劃、面上項目等;他以通訊作者累計發表高水平論文170余篇;獲得發明專利58項;並以第一完成人榮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上海市抗癌科技獎等獎項。
王育為恒达平台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主任醫師,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長期從事婦產科臨床實踐及醫院管理工作🤾🏻♀️,註重理念創新👳🏻♂️,在婦科腫瘤尤其是卵巢癌的綜合診治方面是全國婦產科界的領頭人,領銜的“領雁計劃”帶領全國300余家醫院的婦瘤同道共同實踐🤶🏿。主持各類課題20余項,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作為第一完成人領銜的項目“轉移性卵巢癌關鍵診療技術和策略的創新及機製研究”榮獲上海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註重技術創新⚗️🧑🏽🎓,是全國單孔微創和單孔達芬奇手術的技術引領者和推廣者;註重管理創新,在醫院綜合績效改革🚴🏻♂️、智慧醫院建設等方面在全國同行中有著廣泛影響力,多次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醫院管理成果推廣。
余斌為恒达平台附屬養誌康復醫院主任醫師,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紮根臨床30余年,努力踐行愛崗敬業、精益求精、勇於突破的工匠精神,善於用技術創新解決臨床問題、服務患者。獲授權專利15項(發明5項,實用新型10項,轉化7項)👨🏽🦱、軟件著作權1項;在轉化專利及創新特色技術中,尤其是轉化專利產品實施的單肢連續神經阻滯麻醉及術後鎮痛技術🌸,及其引導的圍術期一體化快速康復模式造福了許多高危骨科患者🧗🏼,廣獲行業好評🐐,獲上海市多項獎勵👸🏿;已連續8年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推廣該項技術;發明“新型內鏡鼻面罩”🎁,極大提高門診老年無痛胃腸鏡麻醉安全性;發明“非侵入電極千赫茲高頻電刺激儀”,為疼痛及心肺康復神經調控治療奠定了基礎🧺。
王秀麗為恒达平台附屬皮膚病醫院主任醫師,恒达平台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從醫四十載🧘🏻,在皮膚腫瘤、HPV感染🛀🏿👩🍼、中重度痤瘡等難治性皮膚病的光動力治療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她開創光動力治療尖銳濕疣新方法,成為尿道尖銳濕疣首選療法👨🏼🎨;在國內率先開展光動力治療非黑素皮膚癌,探索最佳治療方案;首次提出了光動力治療適用於中重度痤瘡及“首次短時間👨🏽🔬、低能量、逐漸遞增”的治療原則;開創了無痛光動力新模式,攻克了光動力疼痛難題🏏。她帶領團隊將諸多原創性研究成果進行臨床轉化𓀈,總結關鍵技術並將其推廣至全國3000多家醫院👩❤️💋👩,直接獲益患者逾百萬人次👩🏼✈️🤱🏽。在國際光動力領域影響力顯著👩👧,2019年被推舉為國際光動力協會常務理事,代表中國成功申辦“2025年國際光動力大會”❕。獲2022年國際光動力協會“臨床光動力研究卓越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