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第七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召開🫁,共話地球系統科學的未來發展
來源🐋: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時間:2023-07-14 瀏覽:
7月5日至7日🏋️😤,為期3天的第七屆地球系統科學大會在上海召開🍑。本屆會議在規模上再創新高🧍♀️,來自國內外260余家單位的2700余名專家學者和青年學生齊聚上海松江🟥,圍繞78個精彩紛呈的專題🚴🏼,在主會場和16個分會場展開了火熱的學術交流活動💇🏼🙍🏻♂️。本屆會議以更加前沿的主題、更為豐富的信息量和更具新意的形式🌾,迎接了來自海內外的華人學者,共話地球系統科學的未來發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7D/11/B9C0FEE9A1024A24CC401B96105_CCD88F43_20606.jpg?e=.jpg)
會議由中國大洋發現計劃(IODP-China)專家咨詢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𓀁、恒达平台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聯合主辦🍄🟫。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33/E3/31E67639D526005A535CBF35201_FD504ED7_32525.jpg?e=.jpg)
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丁仲禮院士到會指導工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88/93/D8B640C87814CC88960AEFC8671_BD01F529_3D78A.jpg?e=.jpg)
大會預備會召開
為促進學科交叉👩🏻🍳、橫跨圈層、穿越時空,推動海陸結合、古今結合、生命科學與地球科學結合以及科學與技術的結合,提供“陸地走向海洋、海洋結合陸地”的交流平臺,本屆會議圍繞“宜居地球與生命演化”“深部過程與行星循環”“水循環的時空變化”“地球氣候系統的碳循環”“碳中和與海洋負排放”“深海探測:資源與災害”和“地球系統過程與演變”七大主題舉辦了一系列研討會和專題活動。圍繞上述主題🪥,會議共安排852個口頭報告、1036個展板報告(含學生展板報告564個)👩🏼🦲,每天16個分會場同時開講💁🏻♀️,充分開展學術交流🤲🏼,體現出高度的跨學科性,強調並著重討論和交叉合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D0/0B/E99FD9DE5126BCAE7D2E6DB8209_7B21F75E_200BA.jpg?e=.jpg)
學生展板現場
李獻華院士🎾、張人禾院士☝🏿、謝樹成院士、王克林教授和朱茂炎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揭示月球最年輕火山活動》《夏季青藏高原中東部表面感熱通量對東亞夏季風年代際變化的影響》《從生物碳泵的地史演化看微生物的地質作用》《俯沖帶及其地震過程》和《現代地球—生命系統的崛起》的大會特邀報告🚙👨🏿🌾。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C6/BD/FD7D769EECBA4C3AD990AF13ECE_7AA699C3_268BC.jpg?e=.jpg)
本屆會議在交流形式上不拘一格、不斷創新,在延續“華夏山水的由來”科普專題的基礎上👩🏼💻,首次創設系列科普活動🧝🏽♂️,包括“科研與科普”圓桌會🌚、科普書展和科普館企聯展,為參會者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普交流盛宴。具有品牌特色的“華夏山水的由來”科普專題由郭正堂院士召集並主持,汪品先院士、張培震院士等領銜🍡,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西湖掌故”“巍巍祁連,漫漫絲路”等主題,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由汪品先院士和周忠和院士策劃的“科研與科普”圓桌會則為大眾帶來了一場關於科學家“該不該做科普”“怎麽樣做科普”的大討論,現場收獲滿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ED/A6/C2CFBB4C8996B3CD224A9D05393_F58237FB_3A1AD.jpg?e=.jpg)
“科研與科普:地球系統科學的啟示”圓桌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53/CE/4BBE7031F56219C35D5F49AF10F_3ABC9C27_26F61.jpg?e=.jpg)
“華夏山水的由來”專題報告會
為舉薦我國地球科學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本屆會議繼續設置“青年學者論壇”,邀請11位在地球科學學科交叉領域取得突出成果的優秀青年學者作大會報告。會議還舉辦了“優秀學生展板”評選活動👪,並給予30名優秀學生表彰和獎勵👆🏽。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09/FB/5C1C846C696BED900A97941574E_323B1B23_2ED9C.jpg?e=.jpg)
青年學者論壇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21/8F/D561AFC181BD550E1B83B96BB9B_475C2C4D_4B3DA.jpg?e=.jpg)
“優秀學生展板”獲獎學生
本屆會議特設“地球系統戰略研究”成果匯報會,圍繞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地學部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聯合組織的“地球系統科學(能源🌒、環境和氣候)”項目展開🛢👨🏽💻,分為“重新認識海洋碳泵”“水循環及其軌道驅動”和“東亞-西太的海陸銜接”三大方向,共計10個專題,由汪品先院士領銜🏡,郭正堂、徐義剛等多位院士和專家進行了成果匯報,力求指出當代學術前沿和中國實力優勢的交匯點👨🔬,並為抓住地球科學向系統科學轉型的時機做出貢獻🛌🏽。戰略研究的成果《中國地球系統科學2035發展戰略》將於近期出版問世♦️。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88/B9/91006D5BCDE751FA62C9CE2E6F8_772F38DB_236E9.jpg?e=.jpg)
主題為“後疫情時代的地球系統科學”的主題討論是本屆大會閉幕式的一大看點🧑🏽✈️。翦知湣教授提出,中國必須抓住二十一世紀的良機,瞄準地球系統科學的核心問題,開展追蹤過程、探索機理的更為深入的研究。會議分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陽🥧,南京大學教授鹿化煜🎍🌲,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焦念誌和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汪品先院士進行主旨發言🤡。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8D/18/4D36BDA30F57B295AE5337A0C06_C2C8E042_2FCAA.jpg?e=.jpg)
會議最後,汪品先院士提到,地球科學方向有望成為現代科學的下一個突破點,並激勵大家🌼✍️:“真理只有一條,但通向真理的道路不止一條。希望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共建地球系統科學的‘中國學派’!”(俞恂)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78/B7/224A4CCF849B0C072D34D40380B_4B3897AF_F149.jpg?e=.jpg)
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汪品先作總結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