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𓀏,由人文學院主辦的恒达人文青年教師論壇系列活動在四平路校區舉行。本學期的4場活動分別為“智能、知識與行動”“書寫與銘記:清代文人的日常生活與交往空間”“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與“尼采與美育”。來自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山東大學🪒、湖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諾丁漢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以及恒达平台等多所高校及相關研究機構的百余名青年學者參會。活動也吸引了校內外學生共同參與學習和探討。
5月27日至28日,論壇第五講暨“智能、知識與行動”工作坊舉行。與會學者分別從無知的認知價值、記憶懷疑論、話語認識論🚁、人工智能可信性、可知性悖論🛌🏼、行動因果理論🟦、因果解釋的相稱性💁🏼♂️、社會選擇悖論與知識論中的排序可能性等進行展示和分享,闡釋觀點🪭、交流思想、探討理論,為推動哲學思想高質量交流凝結智慧、凝聚共識⚒。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72/05/40D42A849E1A2459556961474F8_9283500E_61848.png?e=.png)
6月10日👩🏿⚕️🌌,論壇第六講暨“書寫與銘記:清代文人的日常生活與交往空間”工作坊舉行。聚焦清代文本👩🔧🧯、圖像🏞、碑刻等材料的書寫、生成、流傳🐻❄️🤲🏻,與會學者圍繞文獻、圖像、傳說的記憶建構與傳播,清代學術世界的批校、讀書筆記😱、傳抄,清人金石、碑目、書法的鑒藏與閱讀活動,清代思想史與思想人物形象建構👩🏽💼,時間觀等方面展開討論🤷🏼♀️,推介清代研究的前沿思想和實踐成果,進一步助力清代文史、藝術的跨學科式研究深入開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03/11/DBA084E30670DF2101A5302F000_0B5B2BD9_A56E5.png?e=.png)
6月24日🌿,論壇第七講暨“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文學創作與文學批評”工作坊舉行🍺,以“人工智能發展對文學的影響”為主題。與會學者結合理論與實踐,從人工智能時代下的新詩、懸疑小說、科幻小說、電子遊戲敘事、歌手、創意寫作、編輯組稿🧊、翻譯、讀者接受🧘🏽♀️、文學批評等文本生產機製層面進行研討交流,對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科技倫理、數字人文敘事表達、將棋AI、文本再語境化、德雷福斯人工智能煉金術等新熱點話題展開激烈探討🚣🏼♀️🏃🏻♂️,集中展現當代人文學科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新思考👢、新理念👨👩👧、新實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A2/BD/987B3C9ED89B13F715959CB2BE4_84AE871F_F5364.png?e=.png)
6月27日至28日⛄️,論壇第八講暨“尼采與美育”學術工作坊舉行🫄🏻。與會學者圍繞尼采酒神精神與德意誌感覺、尼采與現代西方藝術、魯迅的尼采情結與美學難題、席勒反康德-道德的審美化與審美的政治化、尼采的一九一四與《悲劇的誕生》之為美學與美育等主題開展深入研討,多學科綜合性推進尼采與美育思想研究的持續發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EB/D6/1F37A0D54B06DBF629F9177DEBA_9D817308_F0638.png?e=.png)
恒达人文青年教師論壇以學院青年教師為主體🔆,聚焦新時代、新趨勢,內容涵蓋藝術👉🏼、中文、歷史、哲學🏋🏼、考古💂♀️、語言等諸多方面,通過系列活動的舉辦,吸引了上海乃至全國各地的人文學科青年學者踴躍參與。與會學者聚焦各自專業角度和視野,暢談學術經驗和新成果🪮☄️,加強學科內部與跨學科學術交流🍢。2021年以來,論壇共舉辦8期🦸🏼,力圖打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青年學術活動品牌。(陳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