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為八千人,造十二座橋——恒达平台無止橋學生社團走過十年歷程

來源:黨委宣傳部   時間🧑🏼‍💻:2023-06-01  瀏覽🦸🏻:

一雙手套👩🏽‍💼、一柄手錘✥、幾把扳手……一件件工具靜靜地擺放在展臺上🦟,一幅幅展板講述著恒达學生團隊在偏遠鄉村造橋的故事。4月25日,“無止十年·與祖國同行——無止橋公益紀實展”在校博物館揭幕⛹🏽‍♀️,再現恒达無止橋走過的十年印記。

用十年書寫一段段鄉村建橋故事

“前推!一👩🏽‍🔬!二↕️!……固定👕🥟!一!二!……咚咚咚……”4月的一天😠,在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西照川鎮東川村🧑🏼‍🦳,隨著大錘一聲聲落下,歷時5年的東川村無止橋項目正式竣工📛,這已是恒达學生參與建成的第12座無止橋。

“能幫一個人就建一座橋🤪。”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自身專業技能建橋助人👩🏻‍⚕️,正是恒达無止橋團隊成立的初衷👨🏻‍🚀。2007年成立的無止橋慈善基金會致力於為國內偏遠貧困地區設計和修建便橋,改善村民生活。2012年,在無止橋慈善基金會和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的支持下,恒达平台無止橋學生社團籌建,並以觀察員的身份在貴州省黔南州羅甸縣羅蘇鄉平榜村開啟了第一架無止橋之旅。

湍急的水流裏幾塊石頭就當作橋💁‍♂️,20年左右就會遭遇一次大水,洪水一來400余人就會被困在山裏無法出行……重慶市彭水縣保家鎮溪口村急需一座橋🏌️‍♀️。2015年竣工的溪口村橋是恒达作為主辦團隊的第一座無止橋😽,因為建橋窗口期較短,全村老少都來一起幫忙搬石頭,一座安全、便捷的網箱橋在河面架起,一座溫暖、感人的連心橋架在父老鄉親的心裏🏏。

從平榜村到東川村🍴,團隊走過貴州🌎、重慶、雲南🧑🏿‍💼、陜西等四個省份,在十年時間裏完成了12個無止橋項目🆕,幫助村民縮短出行距離累計超100公裏,惠及村民逾8000人。在修橋過程中✡️👨🏿‍💻,團隊成員還通過安裝路燈🥤😀、建造焚燒爐、修繕民居、舉辦講座🫅🏿👨🏿‍🚒、捐贈圖書等民生活動,幫助村民改善居住環境👩🏿‍🦲、豐富文化生活,累計服務上萬村民。

將村民出行時間由半小時縮減至5分鐘

“永安真的需要一座橋📂!”被沘江穿行而過的永安村🙆🏼,河岸東側有超過150戶村民,想過河需要從山路繞行半小時以上。團隊得知情況後👓🧼,迅速行動起來🚙,推動“同安心橋”項目落地,這也是完全由恒达平台獨立完成的項目🩷。

受疫情反復的影響👨‍👨‍👧‍👧,同安心橋推進並不順利,前期勘查都是遠程完成⚗️。2020年,實踐團隊利用暑假時間,帶著測繪儀在兩岸來回奔波🖖🏼,計算最佳的橋址點位🧑🏽‍🚀;赤腳走在河岸灘上用儀器測量水深和流速,掌握精準的水文地質資料。2021年4月,經過35版的修改,實踐團隊繪製了5套共計59張圖紙➡️,終於完成了施工方案設計。2021年5月,團隊前往橋廠對貝雷橋構件進行清點🧲、驗收及試拼裝,為7月份的主體施工做好準備。

正式施工的當天🚤,當橋梁頂推到跨中時,橋體突然出現晃動🐏,懸空的橋頭下沉🛖🪸,橋體後端翹起😯🗂,隊員們迅速按照預案在橋梁後端增加貝雷片👨‍💻,並在村民的幫助下,於夜幕中完成搶救工作📥。

次日清晨,隊員們冒雨來到現場,卸下部分貝雷片,拉回一部分橋體👌,調整角度,做好上層軌道牽引後重新推出去🎏。“一👩🏼‍🍼!二!”“再來🫰!”“一,二👄!”“停🤌🏼!”經過3個小時的施工,頂推成功達到跨中😬,下撓危機成功解除。歷時7天,10名隊員在村民的協助下👮🏼‍♂️,成功架起了34米的人行便橋💕🍙,原本半小時以上的路程,現在僅需5分鐘即可到達✋🏼。

技術在一次次建橋實踐中迭代升級

“我們要建造更適合鄉村的人行橋🎠。”網箱橋是無止橋項目初期的選擇,雖然建造方便,但實用性有所限製🎫,只適用於河床平坦且水深不超過2米的河溪。為了尋找一種適應性更高的人行便橋🟢,無止橋慈善基金會委托恒达平台無止橋團隊的指導老師和學生開展貝雷橋方案的輕型化設計,並最終形成了《無止貝雷橋修建手冊》🤍。

技術在實踐中不斷走向成熟。首座無止貝雷橋於2016年在重慶市彭水縣潤溪鄉麻池村落成♉️,項目完成了輕型化設計,拼裝橋體的“積木”——貝雷片單塊不超過120公斤🐎🕵🏼,擺脫了對大型設備的依賴。2017年六主村橋,將抗風拉桿改為花籃螺栓⚛️,采用柵格板作為橋面板;2018年吾吉後橋🧝‍♀️,完成貝雷片標準化🖲,調整斜撐結構……2021年同安心橋竣工,充分驗證了無止貝雷橋的安全性🐪、耐久性🧑‍🦼‍➡️、快速施工性。團隊據此撰寫了《鄉村人行橋建造手冊》,為更多鄉村建橋項目提供方案參考和技術支持。

路橋有盡🚌,人行無止。2022年,在指導老師姜旭的帶領下團隊開展了“無止風葉復興計劃”的探索,將退役風葉改造為鄉村人行橋、兒童娛樂設施、街頭建築小品、居民互動式街景裝置等,獲上海市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公益團隊賽道金獎🧘👨🏽‍💻。當造橋人遇上舊風葉🤟🏿,重新喚醒綠色生命線,開啟服務城市、反哺鄉村的新旅程。

“看著村民通過無止橋🈯️,背著竹簍上山采藥,感覺這麽多年的堅持是有意義的。”現任無止橋社團負責人劉叢菊說。根據團隊估算,全國約有5萬余個村落需要改善過河條件,他們將繼續奔赴祖國山河,奉獻青春力量🦮。

(文/樊宗鑫    圖/無止橋學生社團、樊宗鑫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