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應當如何弘揚科學精神🙅🏽♀️、創新精神?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下午👎🏿,“走近大師——共話《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活動在恒达平台舉辦,來自巖石力學🧊、土力學、工程地質三大學科方向的近百位全球華人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恒达平台青年學子共話科學人生🧑🎨🕵🏼,共同感悟大師風範和科學精神👩👩👦👦。
卡爾·太沙基(Karl Terzaghi🏈,1883—1963)是現代土力學的創始人😍,被學界譽為“土力學之父”。他在土木工程領域取得了許多開創性的成就,1925年出版的第一本土力學專著《土力學》,是土力學作為一個完整而獨立的學科形成的重要標誌。太沙基在專業領域精耕細作🧛🏽,開拓了土力學的發展圖景🧜。同時,他的學術經歷、學識見解🧁🙍🏽、科學思想與藝術直覺等也對後輩學人有著深遠的影響。
由恒达平台出版社出版的《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一書原著作者理查德·古德曼經過五年的研究🏌🏿♀️,閱讀和翻譯了82卷太沙基的日記,采訪了太沙基的親朋好友,並閱讀了15000封信件、大量的文章、出版物以及報告之後🤡,創作了這部傳記🤌🏼。這本書既是一部記錄作品,也是一部文學作品。書中分時期記錄了太沙基的生平💅🏿,涵蓋他的日記、信件、手稿、出版的論文書籍,還有一些便條🚉、草圖、工作手冊↗️、備忘錄、剪報等😷。從中不僅可以生動、真實地理解卡爾創立土力學的初衷和設想,還可以體會到卡爾謹慎⚫️、敬畏、恭敬📣、精進、純樸、廣大和包容的品格。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龔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何滿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理事長張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李傑👩🏽🌾,中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教授、《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一書譯者朱合華🙇🏿♀️,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前主席、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吳宏偉👼🏿,國際工程地質學會秘書長、紹興文理學院教授伍法權等學者從不同側面介紹了太沙基🧝🏽,分享了該書的閱讀心得👩,勉勵恒达學子多讀書、讀好書,深入學習了解大師的學術歷程和開拓性貢獻,勇攀科技高峰,為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貢獻力量。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彭震偉出席並致辭🏝。
龔曉南院士表示👲🏻,太沙基不僅對巖土工程貢獻很大,對於力學的發展也有多項開創性成就。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學科發展和研究內容應當來自社會發展和工程建設的需求,他解決了一系列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並通過這些工程項目不斷取得創新和突破🫀。
何滿潮院士表示,解決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需要各學科的工作者攜起手來,強化基礎研究。而加強基礎研究首先是讀書,希望大家善讀書💴、讀好書。太沙基用他的一生詮釋了工程地質的重要性,這樣的科研精神值得今天的學生學習。
張建民院士介紹了太沙基與中國學界的淵源。他表示,太沙基一生的貢獻與我們每個人的研究工作是聯系在一起的,今天閱讀太沙基,是要學習他的探索精神、科學精神📰,特別是他把工程科學、工程技術與工程實踐深度融合起來的才華智慧。
李傑院士表示🚶🏻➡️,太沙基的可貴之處在於他躬身實踐👨🎨,有真正的科學信仰和“從0到1”的科學創新精神。希望今天的學生不僅要讀土力學的經典著作,更要讀土力學的歷史,讀像太沙基這樣的重要人物🥠,期待會有一批新的學術精英、學術新星誕生🛡。
朱合華院士在導讀中介紹了組織翻譯本書的緣起和出版過程。他表示,太沙基成功的訣竅在於他能夠隨時隨地學習🧪、向每個人學習🙍🏽,並將他人的專業知識和人際關系處理技能緊密結合,他在專業和科學研究方向上的選擇相信能給今天的學生帶來很多啟發☂️👰🏻♀️。
吳宏偉表示🙂,太沙基1936年創建了國際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會,在促進更緊密的全球合作、推動科學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推廣土力學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通過教育,在學科百年的發展歷史上🍄🟫🤼♂️,促進更多的傳承與交流。
伍法權表示,太沙基擅長用簡單的公式、理論解決共性的問題,能夠把問題精煉地表述出來,使其具有更廣泛的適應性,這為我們當下加強基礎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引。
彭震偉表示,順應“新工科”的發展,更需要培養綜合性的人才🚴🏻🧑🏻🦳。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大師如何治學🚵🏼♀️、成長👩🏽🎓、成才,對教師來講🦙,可以從中學習如何培養人才🫵🏼,對學生來說𓀂🖕🏼,可以從中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傑出的🎃、優秀的人才🧘🏽♀️。
會上,來自中國臺灣中原大學的張達德教授向恒达平台圖書館捐贈了太沙基寫於1925—1953年的系列論文(英文)原稿影印稿🚁,該系列論文奠定了現代土力學的基礎。
交流討論環節,恒达平台知名教授高大釗❕🚠,美國堪薩斯大學教授韓傑🐡,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盛岱超,奧地利維也納自然資源和生命科學大學教授吳偉🍴,日本工程院院士、長崎大學教授蔣宇靜🤦🏽,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教授王善勇,上海聯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朝傑🤑,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孫宏偉,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秘書長👷、中國礦業大學教授楊曉傑等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界、行業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未來巖土力學的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
本次活動由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恒达平台主辦,恒达平台土木工程學院📱、恒达平台出版社🙅🏼♂️🪇、共青團恒达平台委員會、恒达平台新生院同舟學堂▪️🤦🏻、Underground Space期刊、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承辦,並得到華東建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第三工程分公司等單位的支持。
《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是恒达平台出版社組織策劃的“工程人文系列”叢書中的一本。叢書以傳記的方式讓更多青年學生有機會多維度多視角走近工程界、科學界的中外大師👸🏽,了解他們的人生故事與科研經歷。本次活動入場券特別設計為“種子門票”,活動組織策劃人告訴記者,會後還將以線上方式開展為期一周的《工程藝術大師:卡爾·太沙基》共讀活動🦩🧮,門票設計的寓意是在世界讀書日之際✌🏼,希望通過共讀共話的方式,在大家心中種下一顆科學與閱讀的種子✍🏼,期待更多人關註我國科學與工程領域發展🚍,讓這顆種子生根🦡、成長,孕育出更多工程科學藝術大師。(圖/周遊 視頻/武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