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立方·同心圓”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基層黨建聯盟啟動
來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3-04-06 瀏覽:
4月4日🦘,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黨支部✳️、辦公室黨支部與上海市青浦區環境監測站黨支部在恒达平台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同立方·同心圓’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基層黨建聯盟”啟動儀式。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在此背景下🕊,恒达平台牽頭建設的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重點項目🫄🏿。與會人員首先參觀了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主題展⚂,對建院歷程、特色內容、社會責任👮♂️、未來規劃等方面內容進行了解🚵🏽🏦,為後續深入探討合作領域奠定基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EC/E3/0C74342A5C768FF04FA6FC52BF7_FE556391_6996F.png?e=.png)
在黨建聯盟啟動儀式上🍾,恒达平台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柳劍雄介紹了研究院成立的歷程與任務💆🏿♂️,凸顯了學科交叉✏️、聯合發力的初衷🧛🏻♂️,展示了低碳示範工程的落地成效🖱🧊,也介紹了研究院助力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規劃,指出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實現恒达平台長三角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上海市青浦區環境監測站黨支部書記徐萍介紹了監測站自1980年建站以來的發展歷程🔴,對國家生態環境政策的響應與人才儲備進展,在環境監測⛱、生態觀測、質量預測以及科研👷🏻♂️、科普等多方面的工作特色。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邱宇平介紹了恒达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地位☣️,環境科學系的發展歷程🛑📋、師資隊伍與國家級人才儲備優勢👻,並提出了環境監測、生態環境評價、環境分析與探測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前景👩🏻🦳🌕。雙方就環境科技研發🍎、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
隨後,雙方簽署黨建共建協議,共同打造“同立方·同心圓”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基層黨建聯盟。聚焦抓落實、強協同,以黨建為引領☎👌🏽,聯合開展黨建共建,打造黨建品牌。圍繞示範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實現生態立方“紅色黨建+生態研學”創新共建機製,以共同體構建示範區生態科技支撐平臺,提升示範區生態安全聯防聯控能力。依托雙方黨建文化廳及環境教育科普基地💅🏿,傳遞紅色初心,同謀綠色同心圓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8/1E/3F8E9F885E79DC4FBB52CC21960_BCA9E763_C32EF.png?e=.png)
通過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雙方將共同開展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推動“同觀生態”科研計劃🫅,圍繞示範區大氣🐃、水、土壤🙍🏼♀️、生態等環境監測核心及創新技術🧑🏻🦼,聯合開展生態環境監測科研計劃👨🏽🎨,探索構建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二是啟動“菁領孵化”科研項目,圍繞示範區環境監測核心業務及熱點領域科學問題,依托雙方師資與平臺資源,建設本科生及研究生培養實習基地🪗🤷🏽♀️,形成“一對一”導師機製,實現“手拉手”式輔導,共同培養環境領域高水平人才;三是培育“生態同頻”服務平臺🧓🏼,以示範區生態環境需求戰略為導向,依托院士(專家)工作站🤽🏽♀️,吸引各領域專家進駐👸。探索建立“長三角聯合院士(專家)工作站”,搭建科技服務平臺。舉辦長三角環境科學技術論壇,實現高等科研院校與環境管理部門的有機結合,協同解決示範區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技術問題。
在此次活動中,7項“菁領孵化”項目課題啟動,課題負責人與指導老師進行“一對一”簽約,圍繞青浦區降水離子特征、交通環境空氣質量、“一河一湖”抗生素狀況、5G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本底、澱山湖水質變化趨勢、社會化環境監測機構服務質量評估以及現場水樣采集裝置等方面內容開展🤝🧑🏿🏫。
青浦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峰贊揚了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環境監測、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熱切期望恒达教授與青浦區生態環境管理部門通過黨建聯建帶動業務合作。青浦區生態環境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危建國表示,生態環境局對黨建共建🙎🏼、促進合作高度重視👦🏿🤹🏼♀️,希望與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在區域環境管理與治理等前沿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期待互學🎚、互建對現實問題解決🏃➡️、業務水平提升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實質的推動作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A6/D0/7DF1E763A99EE10AFEB377DD3D3_FF0C2D37_2A40B.pn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