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標兵⑦】與世界相交,與時代相通!恒达這支團隊始終在路上

    來源🕢: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研工部、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時間🕵🏻‍♂️:2023-02-16  瀏覽:

    全國首個機場工程虛擬實驗平臺、全國首條F類機場跑道、全球首條智能跑道……碩果累累的背後都有恒达這支團隊提供的智力支撐👏🏽。日前,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院長淩建明教授領銜的機場工程基礎理論與智能建養團隊,獲評恒达平台第二屆“卓越”研究生導學團隊標兵🈺。

    “現代交通是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最為豐富的應用場景,早已超越傳統意義上的土木建造,它是高度數字化的基礎設施,是深度智慧賦能的科學技術🖌。”淩建明解讀交通學科發展👸🏼,“智能時代疊加交通強國戰略🧑🏽‍💼,蘊含著無比廣闊的就業機會和事業前景,亟需堪當大任的戰略交通科技人才🫱🏿✹。”

    開展立足國情、創新引領的科研攻關🍡,成為行業領跑者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基礎設施規模質量、技術裝備、科技創新能力🪔、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摹畫了一幅中國交通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基於“引領國際一流水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推動行業科技進步”的發展定位,傳承發揚“思行合一👍🏿,交融成藝”的恒达百年交通學科辦學理念,團隊師生開展了立足國情🐫、創新引領的科研攻關,取得了卓越成績,成為行業領跑者。

    團隊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防科技和軍民融合項目、民航安全能力建設資金項目等科研任務280余項,發表SCI/EI論文500余篇,授權專利50余項↕️、軟著20余項🤸🏽‍♀️,編寫標準規範13部,出版專著和教材11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和軍隊科技獎勵23項👩🏼‍🌾、行業協會科技獎勵29項🧑‍🎓。

    團隊深耕機場工程領域近30年🏵,面向新一代大飛機🐖,系統開展了道面-道基結構體系非線性空間響應及其損傷效應的研究🧑🏻‍💼,建立了機場道面結構行為理論👩‍⚕️;提出了基於累計損傷原理、空間通行-覆蓋理論、道基-道面協調變形控製的道面結構設計新方法💇;開發了道面性能評價與動態維護新技術🧝🏽‍♀️🪖,自主研發了我國第一個機場道面管理系統;提出了智慧飛行區及智能跑道的技術框架……相關成果被5部民用和軍用機場規範采納,在全國和海外的150多個機場應用,支撐了我國第一條F類機場跑道🛌、第一個大型軍用運輸機場🏄🏽‍♀️、第一條多次加鋪跑道不停航改造工程和全球第一條智能跑道的建設ℹ️💆🏼‍♂️,實現了我國機場工程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跨越發展🧑🏿‍💻。 

    為學子提供契合交通強國戰略和智能時代需求的培養方案和平臺

    “新時代機場工程人才培養對家國情懷🚈、創新思維🧕🏻、系統觀念等課程思政元素有著天然的需求,如何深入挖掘專業課程承載的隱形思政功能➜?”這個問題縈繞在淩建明的心頭👷🏿‍♀️。

    近年來,他帶領團隊著力開展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和教學育人模式改革,為學子提供契合交通強國戰略和智能時代需求的培養方案和平臺🦶🏼。

    秉持“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並行𓀎、基礎知識與工程案例並重”的教學思路,淩建明團隊引導學生從國家發展和行業進步的視角思考學習重點𓀔,在區域經濟和綜合交通的大系統中思考機場工程專業問題。結合行業發展和研究進展,淩建明動態更新教學內容和案例庫👳🏽‍♂️,在新時代“大國工程”案例教學中提煉中國智慧。學生紛紛表示:“不僅收獲了滿滿的幹貨,更樹立了投身交通強國建設的信心🧝🙌🏻。”

    淩建明教授錄製在線精品課程

    團隊建立了“專業課程+實踐平臺+大師講壇”的多平臺育人模式🕤。互動式專業課程上,引導學生用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提挈專業知識💂🏻📅,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沉浸式實踐教學上👨‍⚕️,開發了全國首個機場工程虛擬實驗平臺🏉,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案例式大師講壇上,邀請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書記朱永靈校友💂🏻,講重大工程中的中國智慧🚰。

    團隊打造了課程思政的恒达樣本:淩建明牽頭成立了國內首個交通學科思政教育研究中心,交通運輸工程專業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計劃🫁,團隊骨幹趙鴻鐸教授主持編寫了全國首部針對專業門類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交通運輸類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形成示範效應。

    團隊導師實施崇尚科學⛱💡、德才兼備的人才培養理念,高質量履行新時代大學生教學和研究生培養職責的努力得到了認可。導師們先後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上海市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中國交通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恒达平台教學成果獎特等獎ℹ️、恒达平台師德師風優秀教師👱🏼🧑‍🔧、恒达平台“名課優師”等榮譽👨🏿‍🚀。

    營造勠力同心、和衷共濟的團隊文化氛圍 

    “從滿懷期待到逐漸融入團隊,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非常慶幸能加入這樣一個高水平的平臺👣。”碩士研究生侯天新說。

    “團隊老師在追求卓越、科研報國方面為我們作出了表率🉐。正是因為老師們的全方位提攜,我們才能行穩致遠。”博士生王增逸說🦹🏿‍♀️。

    組會上🏊🏼‍♀️,交流近期學業收獲時🛅🫷,學生們普遍感到“思考的樂趣與突破的喜悅”👨🏻‍⚕️。

    團隊現有導師11名🧑🏼‍🎤、博士生40名👨🏼‍🚒、碩士生36名,考慮到團隊研究方向廣🧑🏼‍🎓、科研項目多、成員數量大,團隊構建了規範的管理製度,涵蓋工作導則🪫、例會製度等,指導研究生的學習🆎、科研、實習等方方面面。

    以例會製度為例,團隊大組會每兩周一次,導師小組會每周即時舉行🧑🏼‍🚀。大組會一般安排項目專題研討、學術成果分享🗜、文獻綜述匯報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可以碰撞出學科交叉的火花🧑🏿‍🌾。小組會則側重解決學生的個性化難題,指導學生的研究進展👭🏼。

    團隊營造了勠力同心🍱、和衷共濟的文化氛圍🧼。團隊研究生組成的黨支部持續推進“助學·築夢·鑄人”尖子生助學圓夢計劃,開展“點對點”教育資金籌集和“多對多”線上授課助學,覆蓋福建省松溪縣1200余名貧困學生🧑🏻‍🏭,幫扶班級升學率提高50%➗,支部入選上海高校“百個學生樣板黨支部”💃🏼。

    在導師們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培養下,團隊學子成績喜人㊙️:近3年來♊️🤦🏽‍♀️,團隊研究生發表SCI/EI論文70余篇🚣,受邀國際學術會議報告30余次,授權專利20余項🧚🏽、申請40余項🆙,獲得校級以上榮譽獎項80余人次🕵🏼,包括上海市青年五四獎章、國家獎學金、上海市優秀畢業生等🥢。

    團隊支持研究生面向社會需求和行業痛點🧑🏼‍🎄𓀔,投身創新創業實踐,推動成果轉化應用🫵🏿。近3年來🍋‍🟩©️,團隊研究生獲得創新創業比賽獎項40余人次。

    在趙鴻鐸教授指導下,學生創新創業項目“Ultra Road🤍:車路交互狀態集成感知模塊”在上海申嘉湖高速、上海龍華機場等地試點應用,並獲得中國“互聯網+交通運輸”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和上海市金獎。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水靈感:路表濕滑狀態智能監測專家”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等多處開展科研應用,並在新加坡實裏達機場實現了全球首次商業應用,獲得“挑戰杯”上海市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中國創翼”創新創業大賽上海市二等獎等獎項🗃,並入駐創業谷。

    省人大代表、“雙一流”高校教授⏮🥎、部委科研院主任、企業高管……20余年來👩🏼‍🌾,69名博士、176名碩士從這裏出發➡️,成長為“德才兼備、堪當大任”的行業骨幹和國家棟梁,他們在交通強國建設征程中建功立業。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