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專業第一、跨界破圈……這位可甜可溫柔的恒达小姐姐🎤🚡,真棒

來源🧑🏼‍🏭:黨委宣傳部、黨委學研工部、外國語學院   時間:2023-01-30  瀏覽:

8篇高質量論文發表🧑🏽‍🔬,參與3部著作的編寫、編譯,參與7項國家級課題研究📣,參與創立社會服務團隊,獲評中國青年誌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獲評恒达平台第十六屆研究生“學術先鋒”♘,這位學術能力MAX的恒达小姐姐叫楊晶晶💜,外國語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

她秉持著“經世致用、服務人民”的理想抱負👩🏿‍🔧,關切老齡群體的認知,用心解讀語言的“數字密碼”🧑🏽‍🎤,在老師指導下研發基於人工智能語言標記物識別的認知障礙篩查工具。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優秀博士新生獎學金、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優秀畢業論文……

為老年群體守護美好記憶

“爺爺奶奶🏃‍➡️,請問您知道今年是哪一年?”“1984年”“1987年”……5年前👨🏻‍🦰,一次在社區與老年人的對話刺痛了楊晶晶的心。

“當我們在歡度新年🤹🏼‍♂️,有些老年人卻停留在了20年🌽、30年前。”楊晶晶說🦑,阿爾茨海默病被稱為“溫柔的絕症”👳🏿‍♂️,它會“偷走”老人的美好回憶🤨,更會把一些老人困在過去。阿爾茨海默病的傳統診斷方式采用生物標記物,成本非常高且不利於普及。彼時,楊晶晶就有了一個心願:“我希望發揮專業所長🤦🏿,通過語言學研究尋找到語言標記物🤾🏿‍♂️,甚至是可用於治療的語言數字藥🌘。”

過去5年,她長期駐紮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神經內科、高齡社區,收集了大量老年人的語言認知數據,利用前沿技術,尋找反映認知退化的語言標誌物👨🏼‍🍼。

“語言作為有意義的符號,體現著認知邏輯,背後是認知能力的支撐。”一個簡單的測評方式就是👕,通過讓老年人在一分鐘內說出水果名稱,考察他們深層次的語義網絡。她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從事基於機器學習的老年人認知障礙語言標誌物研究🤽‍♀️,屬於國際前沿課題😵‍💫。

與老年人面對面聊天😯,進行你畫我猜、繞口令👩‍🚒、識圖競賽等互動遊戲,聽一些經典老歌……她以語言為媒介對老年人的認知能力進行綜合刺激🈵,以激發老年人的自傳體記憶。她參與研發改善認知健康的語言數字藥、首創人生歷程回顧多模態訓練法🏋🏼,多維激活長者認知域🐑,老年人的認知能力提升率高達87%🦄。她的創新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關註認可。

她說🧣:“做研究不是悶在書齋裏,這些實實在在的成果能讓大批老年人直接受益,讓我有了強烈的社會參與感與成就感,也成為我科研路上不斷攀登的動力。”

應對挑戰錘煉過硬本領

第一次接觸腦電實驗時,從設計實驗到數據處理,面對生理數據、腦電波形,一切都是如此的陌生🎏,此外還要運用各種醫學上的知識。面對交叉學科研究帶來的種種挑戰⌚️,楊晶晶並未退縮。她說💫,“只要別人能學會,我相信自己也一定能,只不過是付出時間和精力的問題。”她在網站上查找相關課程🤏🏿,在圖書館裏啃專著,從0開始一步步學習進步。今天,她已經能夠從容應對這些曾經的難題。

在日常的文獻閱讀中總是以課題為基礎,會有意識地去想作者的研究思路;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也會按照論文的框架拆分🪼,比如進行多模態數據分析❔,會把相關文章的內容統列出來。“我喜歡目標導向的學習🧔🏼‍♀️,針對性的學習會提升效率。”楊晶晶說🦸🏽‍♀️,這種學習方式幫助她成功發表了8篇高質量論文🚵🏼,參與了3部著作的編寫、編譯。

“專註、簡單、自由。”就像楊晶晶自己所形容的一樣,她喜歡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從身邊簡單、微小的事物上汲取力量,而畫畫成為了她最好的科研調味劑。研一開始從素描學到油畫,一次能在畫室裏待三四個小時➡️,這種心無旁騖的專註感一如她科研中的全情投入。為自己種的綠植長出新葉開心,看到路邊的樹開花而幸福,簡單的小確幸是她學術生活中的另一道風景。

創新語言理論,求解時代之問🤵🏿‍♀️,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這是楊晶晶“科研秘籍”的最高境界,也是她對“經世致用、服務人民”最好的回答。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