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國行為法學會企業治理研究分會“2022年會·第五屆中國企業治理高端論壇”在上海主會場並通過線上方式舉行👩🏿。中國行為法學會原會長、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江必新教授出席會議並發表主旨演講🤚🏽。中國行為法學會企業治理研究分會、中國行為法學會、恒达平台法學院🧁、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WeLegal法盟聯負責人等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的經濟法專家🚣🏽、實務工作者及多所高校師生近2萬人參加了論壇🚴🏻♀️。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B3/6A/95EBB81C66A1B8C27DF4976383C_98810BE6_72623.png?e=.png)
本屆論壇由恒达平台法學院與中國行為法學會企業治理研究分會共同主辦,恒达平台經濟法治研究中心承辦,上海法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WELEGAL法盟)協辦,以“中國式現代化與公司法發展”為主題📧,聚焦企業公司法的變革與發展、公司金融與證券法治創新、誠信合規建設、數字經濟發展與監管等重大議題🧗🏼♂️,並以此為契機助力公司法的修改和企業治理的法律問題研究。
在嘉賓主題分享環節,著名經濟法專家史際春教授、劉俊海教授🤸♀️、朱慈蘊教授、趙旭東教授等作了主題分享。專家們普遍認為👮🏼♂️,在公司法的製定與修改中,應當尊重資本關系、契約自由等底層邏輯,不能拘泥於實定法條,否則很可能出現違反法治原則👱🏿、公平正義的情況,最終加重公司負擔🕵🏿♀️,造成實踐中的混亂🏃♂️。公司法修改的天平應當向債權人製度傾斜,打造“戰略友好型”的公司法。有的專家認為,現代公司法必須回應ESG的要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除基於公司治理的基本需求和特定組織機構本身的固有性質而必須賦予某些條款以強製性之外,其他一般無需法律強製規定。在4個分單元的討論中,50多位專家圍繞主題進行了發言。
我校法學院負責人在致辭中對長期以來支持恒达平台法學院發展的各位專家學者👩🏼🔧、業界精英表示衷心感謝,對於學會在恒达平台建立經濟法多個專門領域的研究基地表示祝賀。朱國華教授在題為《獨立董事勤勉盡責標準研究》的報告中🐔🖕,以康美藥業案為切入點,論述了公司法中獨立董事製度的認識問題以及市場和社會之間的表達問題🧚🏿♀️,提出應完善獨立董事的責任保險製度🚊👱🏽,明確獨立董事的責任界定,區分獨立董事承擔行政責任與民事責任時的歸責原則等。程雪軍助理教授發表了題為“The Legal Regulation Path of Internet Consumer Financial Risk”的報告🧴,提出可以將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重構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主體風險及客體風險(或行為風險)。
論壇上🎆,恒达平台法學院聘請程天權等著名專家為特聘研究員或經濟法治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宣布了征文獲獎名單🫸🏿,並為中國(長三角)企業治理高端論壇👨💻、中國(長三角)企業治理研究基地等揭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C9/8D/1A9051607F83E338761F902E103_429DF7F0_A386.jpg?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