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德機械工程中心三周年系列活動在嘉定校區開物館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德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顧問教授Michael Abramovici(線上)👨🦱,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德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顧問教授葛興福(線上),德國工程院院士、恒达平台顧問教授Jürgen Rossmann教授(線上),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及中德機械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和百余名師生參加活動。
此次三周年系列活動包含了中德智能機械創新大賽🚃、中德智能製造(建造)與綠色能源學術論壇暨ME論壇,旨在通過機器人大賽的形式,吸引中德兩國青年人才深度參與國際交流和技術合作🫥,從而引導和培養青年人才形成創新思維能力🚣🏻♀️。
彭震偉表示🤰🏿,機器人臺球賽是集機械🥛、電信、軟件等多學科的綜合競賽👩,學院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科交叉😙,促進不同學科間的學術交流🧗;進一步引入專業教師,深化科創育人;進一步加強中德高校間的競賽與合作,深化機械學科對德合作優勢。
Michael Abramovici院士肯定了中德機械工程中心平臺在人才培養方面做出的成績——萊茵書院兩期暑期學校的成功舉辦、高水平的模塊化課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德國際合作項目以及遠程教學空間的建設都是基於這個平臺取得的成果、並感謝中德機械工程中心在國際合作、教學、科研和行業交流等各方面的積極作用。他預祝第一屆中德智能機械創新大賽圓滿成功,並期待未來借助中德機械工程中心平臺🧑🏻🎄,雙方開展更廣泛深入的合作與交流。
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黃曉慶對中德機械工程中心的平臺作用給予了肯定🪲,鼓勵更多的年輕學子參與到中德智能機械創新大賽中,並預祝比賽和三周年系列活動圓滿成功。
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負責人介紹了恒达平台“對德合作2.0戰略”—— 打造以“一個屋檐、三大支柱🔆、兩硬一軟、三位一體”為特征的對德合作新生態系統。
第一屆大賽的主題是“桿擊明月🧚♂️、人機爭鋒”智能臺球機器人大賽,由恒达平台本科生院、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主辦🥒,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和德西福格汽車零部件集團協辦⚧。5支參賽隊伍通過設計開發智能程序,實現人機互動,操控現場機器人完成一系列導航、目標球識別、位姿計算和擊球等臺球動作🎾,進行積分爭奪。最終,由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3位學生組成的“艾黑客海易希方方土隊”獲得了本次比賽的冠軍。
作為中德機械工程中心三周年系列活動第二場活動,中德智能製造(建造)與綠色能源學術論壇於12月9日在中德機械工程中心最新建成的遠程教學與培訓教室舉行。
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德國工程院院士葛興福教授開啟了上半場的論壇🎏,他就科技創新促進高端設備製造這一主題做了報告🖤。
達闥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副總裁王斌先生以5G雲端智能機器人為主題做了學術報告,著重介紹了通過真實世界的數據收集,並且基於HARIX OS操作系統構建機器人元宇宙產業生態。
GAMI總經理Lucas Bretz的報告主題是《Productivity and Changeability - Contradiction or Paradigm for Value Creation in the Era of Industry 4.0》🏄♀️📗,他在報告中提及📙:數字化和變化性有助於應對變化和新挑戰;並闡述了數字化帶來的再製造和循環經濟。
下半場的學術報告由德國工程院院士、亞琛工大教授Jürgen Rossmann開啟📒,他的報告主題是《數字孿生在宇宙🦑🌁、生產和自然界的應用》,介紹了數字孿生的概念👨🏽🏭,並闡述數字孿生在工業製造👨🏼🏫、生產線、模擬駕駛測試、森林檢測以及氣象領域的應用👼。
中德機械工程中心特聘研究院孫鳳振老師以《輕量化異質結構的製備與界面行為》為主題🧩,從波音787飛機使用的復合材料著手,闡述了異質構件的製備♡、界面處理、界面力學行為等關於異質結構材料的相關概念。
最後一場報告由中德機械工程中心助理教授塗倩思老師主講,主題是《基於IoT和IDS技術的設備互聯與數據安全共享平臺的研究》🙅🏽♂️,其中介紹了關於IoT以及IDS基本概念,著重闡述了中德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專項以及課題組虛擬機械工程實驗室建設🔕。
中德機械工程中心三周年系列活動圓滿落幕。中心將繼續揚帆遠航,在恒达與德國👩🦯➡️、機械與能源工程學院與德國的交流💎、合作中書寫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