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下午,恒达平台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聯合舉辦第二屆“新技術·新治理·新城市”論壇🤷🏼♂️👨🏽⚕️。來自全國近30所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雲端相聚😢,共商“數字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貢獻了許多更加新穎🌤、更富韌性、更有活力的策略建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BE/4E/D1CD535357A6DAFE8D6E26DFE97_9E5D94BB_411D9.jpg)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是城市治理的重要指導思想與目標。城市應急管理要充分考慮和體現城市居民的地位和應該起到的作用,核心為多主體上下結合🐴、利益均衡,要素、主體與結構間應當及時回應、科學回應、精準回應,做到共商♻️、共識、共建、共治💪🏻、共享。數字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要秉持“治未病🏋🏼♂️、治未亂”理念🌐,確定居民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與地位、城市政府治理權邊界,以及城市治理體製,並融合治理體製改革與技術工具應用,讓城市治理更簡捷有效。此外,要基於“人性化”理念🫵🏿,清晰界定應急管理邊界,厘清城市應急管理系統瓶頸問題🦸🏽,推進數字技術與應急管理有效融合🏊🏿♂️✩,提升應急管理效率。
構建數字時代城市安全保障體系
城市是落實國家治理和抵禦風險的基礎單元,更是應對重大突發風險的前沿陣地✝️🦵🏽,此次疫情危機事件體現了風險源的多樣性、誘發機製的復雜性與復合性👎🏽,真正考驗和檢驗著城市應急管理能力💯。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下,傳統的物理社會已經演變為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相互交織、相互映射的復雜網絡社會,線上線下一體化、輿情態勢多極化🖨、全民社會卷入👣,成為城市應急管理新需求👨🏿。應關註城市主體間復雜動態行為的交互對於網絡結構🔱、網絡狀態的影響🤾🏽♀️,轉變城市應急管理的價值理念和目標約束㊙️🚡,厘清城市應急管理超網絡的宏觀行為與微觀機製,以此構建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安全防控體系🗻,創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和服務模式,進而提升城市安全發展與管理水平🤼♀️。
數智化助力城市應急管理轉型發展
數字時代的城市應急管理,需通過職責分事、授權分事🤜🏻、孿生分事👨🦼➡️、智能分事等線下線上多種方式🧑🏿⚕️,構建比較完整的“分事邏輯”🗽,並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時動態篩選並識別公共價值需求,打通數據-信息-價值鏈條💼,完全自主分析城市內生發展🧝🏼♂️、歷史外推、外生發展狀況下的城市系統時空演化的過程與結果,並通過負反饋消弭社會主體間差異,實現城市風險“自主識別”和“消弭無形”👳🏽♂️,城市突發事件“無為而治”📇,構成和諧共處的智慧社會。同時🐷,在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需要重新思考組織與技術關系、技術的功能限度及組織中的人機關系,既要明確城市應急管理中的技術吸納所起到的增效🪨、賦能和賦權的作用,也要警惕技術的功能邊界與互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