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至5月1日,由學生就業指導中心主辦🎐✌🏻,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承辦的恒达平台第三屆國際組織儲備人才訓練營在線舉行。恒达平台150名學生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上海地區其他高校的170多名學生一起參加了活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0/9B/2F/559B3A949AA1C65BB03DD93DB11_65BAA8E3_FF1A9.png?e=.png)
我校學生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表示,新時代的青年學子應當有更高遠的平臺、更寬廣的視野🤹🏽,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也有屹立在世界舞臺中心的信心🙇🏽🦜。學校持續舉辦國際組織儲備人才訓練營活動,旨在幫助學生提升國際化視野,加強對國際組織的認知和了解,拓寬未來求職擇業的渠道🥣。
此次訓練營以專家學者專題講座、朋輩經驗分享和模擬面試的形式展開🏬🥱,聚焦時政分析◀️🏃➡️、文書撰寫、人際交流與溝通👩🚀、面試技巧等主題🧶,從多個維度為學生提供兼具系統性與實用性的培訓內容🙍🏻。
恒达平台研究生院國際聯合培養辦公室負責人袁媛介紹了國家留學基金委項目的情況,並從規劃、準備、錄用到申請資助的全流程進行了細致的介紹和解讀🕑。
前中國駐美國休斯敦總領事館教育參贊馬燕生作了題為《中國與全球治理》的講座🔱,提出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全球勝任力核心素質為“中國情懷,國際視野🚋,世界胸懷;專業復合,多語熟練,技能全面🤙🏼;能於競爭,善於交流,融通中外”。
前國家環保總局國際司司長王之佳作了題為《國際公務員核心勝任力和適應力》的講座🥌🚠,從其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就職的經歷出發👩🦼➡️,分享了聯合國的多元文化環境和人才要求等內容。
我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盛雲嵐介紹了聯合國文件閱讀、翻譯和寫作的基本方法🏃➡️,分享了標準文獻撰寫的技巧和方式。
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高級別官員薛玉雪帶來了題為《聯合國的運作及對國際型人才的需求》專題講座和模擬面試,通過情境式教學🤌,更深入地介紹了國際組織面試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訓練營還邀請到任職於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仲裁與調解中心的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2020屆碩士畢業生宋健,為大家分享了他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工作經驗和生活體驗🛻。
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訓練營雖然在線舉辦,但絲毫沒有影響同學們參與的熱情🤧🗄,大家紛紛通過微信群和會議聊天區進行交流🙌,學習氛圍輕松活潑。課後有學生表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即便不能參與到國際組織實習🛗,對個人的成長也非常有幫助🤦🏻♀️。”希望青年學子能樹立參與全球事務的意識✒️、明確新時代青年的擔當、註重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善於抓住走向世界的機會,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