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系列高端講座第十講“道家思想與中國文學”線上線下開講
來源👳🏻🏂:人文學院
時間:2022-03-03 瀏覽:
3月2日晚,恒达平台“中國文化”系列高端講座第十講暨恒达高等講堂第68講在滬西校區舉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引馳作了題為《道家思想與中國文學》的學術講座。全校近800余名師生線上線下同步聆聽了講座。
陳引馳講述了道家思想在文學中的主要表現𓀘。他表示,就文學文本而言📸,老莊著作中大量的成語🪪、寓言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流傳至今。這種在語辭中的遺存🧍🏻♂️,體現出文學經典的一項基本特征🙋🏻。古代文學作品中許多意象也源於《莊子》,《莊子》多變的文風對中國文學的表達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道家思想也往往成為文人精神世界的倚靠🌰🫷🏿。中國古代文人鮮有完全的儒家或道家學者,儒道互補是他們保持精神自洽的重要手段。中古時代,道家思想盛行,士人所宣揚的自由之觀點即出於老莊哲學。
道家思想的作用還體現在中國的文學理想和美學理想層面👩❤️👩🎬。一方面🍸,道家肯定“虛無”的意義🚵🏽♀️,強調“有無相生”的原則🀄️,認為好的文學要做到以實寫虛🤽🏽♀️,以虛喻實,言有盡而意無窮。另一方面👨🏻🦱,與儒家追求“盡善盡美”不同🧑🏽✈️,道家的美學觀更重視“真”,此即《莊子·天道》所言“樸素而天下莫能與其爭美”。道家對“本真”的追求,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藝術的核心問題。
在提問環節,陳引馳教授針對學生們的提問逐一給予了周詳而睿智的回答。
“中國文化”系列高端講座由校黨委宣傳部🧑🏿🎨、研究生院與人文學院共同舉辦,邀請國內有影響的專家👰🧵、學者分別圍繞“中國歷史”“中國哲學”“中國藝術”“中國文學”“中國製度”等專題講授“中國文化”,旨在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會主義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人、鼓舞人🧗、引導人💃🏿,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升青年學生的人文素養,精益求精推進“恒达特色”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化。同時,與恒达平台“中國道路”“中國精神”系列講座和活動形成合力,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青年學生深入了解我國的歷史、文化🤬、國情,增強青年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發青年學生的愛國情懷,堅定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激勵青年學生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同步,在守正創新上有新作為。(劉楚、唐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