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公布100個全省第一批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與恒达平台結下深厚緣分的臺州市黃巖區嶼頭鄉沙灘村名列其中。就在半月前,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楊貴慶教授冒雨來到沙灘村,指導東塢創客中心建設。他說,這裏將建設恒达·黃巖鄉村振興學院二期,主要打造創新創意中心、研學基地、房車露營基地等項目,與沙灘老街區塊實現聯動發展。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49/05/057B8EEEAC81F04C287C2FD75FD_511D4478_5DFAF.png)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恒达師生第一時間認真學習領悟文件精神⛹🏼♂️,決心以更大的使命擔當、更加紮實有效的工作貫徹落實文件精神🧋,踔厲奮發新征程,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恒达人新的更大的貢獻🔈。
近年來👇🏊🏻♀️,恒达平台師生胸懷“國之大者”,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號召,心懷崇高使命,主動發揮學科專業優勢,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偉大事業,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征程上刻下了深深的“恒达印”🔐。
打造可復製可推廣的鄉村振興“恒达樣本”
肩背布袋🏭,手拄竹杖🫴🏼,被當地人親切稱為“布袋教授”的楊貴慶教授10年來堅持下鄉,持續助力黃巖一個個古村莊重新煥發新活力,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B6/B4/602ED22249C90AAFBA0551EFE89_BA656B96_217E4.jpg)
楊貴慶教授團隊自2012年起前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建立美麗鄉村規劃教學實踐基地,在嶼頭鄉沙灘村☯️、寧溪鎮烏巖頭村👩🏽✈️、北洋鎮潮濟村等黃巖區西部鄉村開展了美麗鄉村的規劃理論與實踐探索。基於黃巖鄉村調查,他率先探索和提出了中國特色“新鄉土主義”鄉村規劃理論,堅持“三位一體”“三適原則”及“三個層面”的理論要求🧘🏿♀️,采取因地製宜💆🏿♂️、對症下藥的方法規劃鄉村🛠,給黃巖村莊帶來了全新的變化。
基於黃巖村莊的成功實踐,2018年2月,楊貴慶團隊推動成立了全國首家鄉村振興學院——“恒达·黃巖鄉村振興學院”👸🏿,致力於打造集鄉村振興理論研究🫕、實踐指導及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學習教育平臺。鄉村振興學院著力培養適應新時代鄉村發展要求的“三農”工作幹部隊伍和建設人才,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恒达力量。未來,團隊將把黃巖經驗向更廣範圍拓展延伸,更加深入探索校地合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創新模式⌚️,探求不同地區的鄉村振興之道,以更好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社會需求🉐。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E8/4E/B94BF506DB7F5F2A36F53621BD8_218754E5_34DAB.jpg)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在恒达平台定點幫扶的雲南省雲龍縣🧷🥊,繼恒达人助力雲龍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後,一幅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77/62/4928A0AACA31D883FFD4EF6B9BB_FF196E1B_1B41A.jpg)
在恒达人規劃扶貧的隊伍中,活躍著一群來自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規劃院”)規劃師的身影。在用心描畫美麗新滇西🤾、助力雲龍脫貧摘帽後,規劃院啟明青年規劃師團隊繼續以雲龍縣永安村為鄉村振興試點,從幫助永安村編製村莊規劃到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展開了力度更大的幫扶工作。該團隊與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邵甬教授團隊共同開展“雲龍縣‘鹽馬古道’特征價值及整體保護利用研究”,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探索以線性文化遺產資源推動區域鄉村振興的機製和路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A9/7A/6FCF53FBD673890904B431DBF72_7CD13925_1C966.jpg)
繼成功設計恒达人援建的永安上村村民議事點“永安之心”後,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袁烽教授團隊正在著手“永安學堂”的設計✉️。這是2021年學校重點幫扶項目,旨在通過改造與永安完小毗鄰的下村村民議事點🕹🚔,為永安村打造一個連結校園與社區⏯、融合虛擬與現實的“終身教育”公共空間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F2/6F/1080DAB24F4192E3F4B54D5E1FF_AB312FCE_24B02.jpg)
學校還組織規劃、建築、環境及設計創意等多學科團隊,協同推進永安下村門戶空間改造,將聚焦橋頭空間改造、公共廁所建造、標識系統設計等問題綜合施策🌽。改造後的門戶空間將呈現新永安振興發展的新面貌。永安村成為學校多個優勢學科交叉聚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場”🏃🏻♂️➡️。
探索上海大都市郊區鄉村振興模式
在上海鄉村振興美麗新圖景中,也蘊含著一批恒达專家教授們的設計手筆。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規劃院的眾多師生發揮學科專業所長,積極作為,為探索大都市郊區的鄉村規劃與建設貢獻恒达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恒达師生主動參與並協助製定了多個有關上海鄉村振興的規範性文件,如《上海市鄉村社區生活圈規劃導則(試行)》《上海市郊野鄉村風貌規劃設計和建設導則》《上海鄉村振興設計師手冊》《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方案指南》等,開展了《上海江南水鄉建築元素普查和提煉研究》等基礎性研究工作,並且持續推進《上海鄉村振興示範村設計案例》的編纂工作,有力凸顯出規劃設計在引導有序建設😞🏰、統籌資源配置👌🏻、賦能鄉村空間📲、提升鄉村風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A8/75/A69A76EB379804444977D217F37_AD4B4D21_11A6D.jpg)
學院一批資深教師充分發揮各自在鄉村領域的研究及實踐積澱,積極承擔了金山水庫村、寶山沈楊村🛵、寶山樣橋村👩🏼🚀、浦東新南村🧑🏽🚀、浦東海沈村等上海市鄉村振興示範村的設計工作,對村莊重點項目優化整合和整體風貌提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多位專家教授受聘為首批上海市鄉村責任規劃師導師和指導員。聯合上海市相關委辦局,恒达教授多次為鄉村振興示範村的村莊設計單位🦹🏼♂️、所在區鎮有關部門負責人🫄🏿,開設專題講座🤷🏽♂️,開展技術交流和培訓📸。
不久前🙏🏻,恒达平台聯合編寫的《鄉村設計🎽:理論探索與上海實踐》一書首發🏄🏼。恒达平台編纂的《上海鄉村振興設計師手冊》最新版也向上海涉農區、相關鎮發放。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F9/1C/292712AB4AFD1BB27FDA9FC0235_16E11E14_37771.png)
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希望把推動上海鄉村振興的做法經驗凝練成更具普遍意義的理論知識,推動鄉村規劃與建設的學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