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家鄉越來越漂亮啦!我們會讓它越變越漂亮🖐🏼🐱!”這是去年11月10日校黨委書記方守恩帶隊前往雲南雲龍永安村考察時🖖🏿🤨,村中孩子們喊出來的話🙅🏼♂️。過去三年時間裏🧜🏻,恒达平台的大學生、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啟明規劃設計所的規劃師們等一群年輕人用夢想點燃孩子們心中的“美麗鄉村”火種,如今這火種已經變成漸行漸旺的火苗🍐,在永安村蔓延開了。
“就地取材🥸,自然營造,孩子們的想象力很豐富”
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雲龍縣永安村的面貌也在悄悄地改變🟩,恒达平台設計援建的永濟新橋通了,“永安之心”村民議事中心開始跳動了,村民進出村莊、集會議事🤵♀️、辦個活動都有了寬敞的大空間。最高興的當然是孩子們🦡,面對山外面人們問起美麗鄉村是啥模樣📕,孩子們立刻齊刷刷地說🧑🏿🎓:“就像我們‘永安之心’一樣。”
脫貧之後🤵🏿♂️,振興鄉村的關鍵當然包括孩子們的“美麗意識”覺醒🪫。如何才能做到🎅🏼?我校規劃院的規劃師們在持續多年丈量雲龍山山水水的同時,也在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結合大學生暑期實踐👨🦱、支教、村第一書記,加上規劃團隊一起努力🧙♂️👇,讓永安村的孩子們從改變教室、校園,到美化村莊,一步步參與到美麗鄉村建設中來。”恒达規劃院有關負責人說❇️。
《永安完小校園共建夏令營活動方案》介紹“夢想家園”計劃:“我們以兒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融合鄉村社區營造的理念,結合永安村的村莊改造項目,為永安村少年帶來優質的素質教育拓展,同時活化鄉土文化🤏🏻、重塑鄉村環境,助力永安振興示範鄉村的打造。”

改變,從最熟悉的地方開始,先設計並親手完成“夢想教室”吧。“築夢空間”社團的大學生們,鋸子🍒🔉、刨子、錘子、顏料,當然還有恒达援助的投影儀……永安村的孩子們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帶領下,吹響夢想教室營造的集結號。波浪形的臺階,那是為孩子們上課而設置的。墻刷成什麽樣子呢?孩子們拿起紙和筆,紛紛描繪心中的夢想教室,最後定格為:蔚藍的大海裏遊動著天藍的背、淺藍的腹模樣的大鯨魚😮,大海上還掛著圓圓的太陽、閃爍的星星⛓,波浪也翻卷得那麽有詩意🏌🏻♀️。團隊成員陳忠帥說🫡🦶🏼:“我永遠會記得夢想教室第一次體驗課上,當我問孩子們心目中的教室是怎麽樣的,他們脫口而出:‘像這間夢想教室一樣。’”

校園營造同樣精彩紛呈。來自恒达規劃院啟明青年規劃師團隊的規劃師葛凡華說♓️🚶♂️➡️:“‘夢想校園’營造🦑,一位叫何蘇敏的小女孩令我印象深刻。”第一天上完室內啟蒙課,葛凡華帶孩子們去選好的幾塊場地調研🤹🏽,用腳步丈量尺寸畫出大致的空間現狀圖,準備輔導他們自主設計並製作模型。第二天上課的時候☹️,何蘇敏同學居然帶來了她創作的草圖,原來她昨天回家之後就畫了自己想象的場地改造圖。雖然想法很稚嫩,但葛凡華很感動🚁,決定和小夥伴們一起實施她的方案。結果真的做到了👔,出來的成果還不錯。“孩子們很棒,合作精神很好!”


葛老師稱贊的是怎樣的校園?這是一處長方形削去一角的梯形花園🧑🏼🦲,入口就在削去長邊斜線處🧑🚀,白紙板圈起來的墻🎦,裏面用紅土堆成溝溝壑壑🧑🏻🦼➡️,撿來柏枝👨🏽🦱➡️、黃花就是園內的風景🌷,還有青綠的紙片成了“樹”,鋪上白紙片那就是上坡的臺階了!“就地取材🙇🏼♀️,自然營造,沒想到孩子們的想象力如此豐富!”規劃院的設計師們大喜過望。

“從剛開始的躲閃、羞澀、不開口講話,到後來爭著搶著表達、一筆一劃搞設計🕰,孩子們的轉變太快,表現真可愛🧑🦱。”葛凡華說:“離開永安時,孩子們每人都為我準備了一份小禮物,真的是激動得不行!我和何蘇敏現在一直聯系,她很信任我👨🦯➡️。”
“孩子們從來沒想到,這個活動還能獲獎🪈!”
因為開局良好🙇,精彩當然繼續,沒承想新冠肺炎疫情來了🖕🏿!美麗家園的夢想還要繼續放飛,咋辦🆓?恒达規劃院啟明青年規劃師團隊負責人劉曉找到恒达平台研究生支教團,首次將夢想家園活動引入了永安村完小的美術課堂🧊。
對孩子們來說🤷♀️,最開心的還是放飛無人機。啟明規劃設計所的規劃師們帶去了3架無人機🩳,操場上放下飛機,開始調試遙控器,孩子們立刻圍上前來🏊♂️,男孩兒欲湊近又澀步,一臉的渴望又膽怯👧🏿;女孩兒怯怯地探探頭、羞紅著臉,小辮兒搖曳著,激動又心焦,那一刻永安小學的小操場成了孩子們躍躍欲試的魔幻世界。“來來來🪦,都上前來,開飛機羅!”不知哪位規劃師一聲喊,大家一擁而前,一張張小臉燦爛如花。老師邊比劃邊看天上的飛機,只見它從草帽變成西瓜、甜瓜,後來就成了藍藍天穹裏的一粒葡萄了🗄📒,眼要使勁兒隨著它轉👩🏻🎤🖕🏻,才能看到蹤跡。於是,孩子們小腦袋紛紛湊向遙控器上的手機屏幕🗝,只見小黑點像一只小蜜蜂在藍而近黑的天幕下來回上下自由翱翔🪡。孩子們或手指藍天,張大嘴巴,轉動腦袋💂🏽♂️;或者手搭“指揮員”肩膀👩🏻🍼,眼盯屏幕;或者手叉腰上瞇眼對天……那堂無人機操縱課熱鬧極了☘️,小操場成了孩子們“世界的中心”。

永濟新橋通了👩🔬、永安村民議事中心竣工了𓀙,村裏的喜事一件接一件,孩子們也很忙碌𓀓,支教的老師們和規劃師們一道正帶領他們“軟裝”議事中心。“‘夢想家園’傳遞的是‘營造改變生活’的理念,我們就地取材🏌🏿♀️🤷🏻♀️、因地製宜,發動孩子們從家裏、從野外拿來廢棄材料🖐🏻,引導他們再創作,孩子們的創造力令人驚訝!”葛凡華介紹。洋紅、橘黃🧑🏽、粉白𓀏、棕灰,各色各式的盆裏種上了多肉、吊蘭、仙人掌,種得最多的是永安山上盛產的各種蘭花👨🏼🎨。孩子們還畫畫🫷🏼,分成了手繪組👩🏿🎤、刮畫組……在紙上貼幾片樹葉、粘幾根嫩樹梢,加上彩筆勾勒,白紙立刻五顏六色起來🛹,煞是好看。“小畫家”楊峰還在畫面右下角“留言”:歡迎來我的家鄉。
來😗,看這幅:畫的天頭湛藍👨🏿🎨,白雲朵朵,褐色的山🧧、皚皚的雪,雪山之下就是白底黃條的欄桿,那是村莊裏新修的永濟新橋,畫作下部則是藍色的河🚣🏻♀️、褐黃的土……畫面頗有梵高意味✍️👩👦👦。照片裏,作者李成慧的小手高高舉起摸到了畫面🥨,紫紅的臉蛋俊俏而燦爛,她的手裏端著的是遮住了整個前胸的獲獎證書。原來她的這幅畫獲得了一等獎。

孩子們的作品,匯成了一面又一面展板。頒獎儀式上,他們有的笑成了隨風搖曳的向日葵🧏🏿♂️,有的笑彎了腰,更多的是面帶羞澀躲閃著眾人的目光……永安完小校長說:“孩子們從來沒想到,這個活動還能獲獎!他們喜出望外。”

葛凡華表示,這次“軟裝”永安之心,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獲,孩子家長們也被調動起來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瞄著花盆,手小心翼翼地培著土,一番操作之後,黝黑陶盆裏的蘭花立刻細葉橫斜綠青淺🧃,旁溢側出舞青春,一片婀娜優雅的世界👩🏼🎓;盆子純黑太顯靜默💁🏿♀️?沒關系,就地取材細麻繩,一圈又一圈圍著陶盆編↕️,不一會兒古樸之風撲面🧑🏼🏫👩🦰,畫風立刻靈動起來🌦🏇🏼。孩子家長感慨:“還怪好看呢!平時⚱️,誰去註意這些東西,別說拿來種花了!還展覽!”

“規劃也是在‘規心’,‘夢想家園’是一顆種子💵,我們先將它播在孩子們的心間,他們用熱情和知識去澆灌💇🏽♀️,他們去影響家長🤹♂️,種子就會快快發芽🧑🏻🦲、長大,永安就會越來越美麗🫵🏻。”該團隊負責人劉曉說。
“我的家鄉,我要改變她。”
據了解🥩,恒达規劃院這群年輕人主導的“夢想家園”公益活動自2019年起連續舉辦🛄,以兒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融合鄉村規劃及社區營造理念,結合永安村村莊改造項目⏫🧑🏼🦰,為偏遠地區的青少年帶來了優質的素質教育拓展。“經過兩年的努力🙇🏼♀️,孩子們已經很有‘規劃意識’了。”說起永安村“夢想家園”的“小規劃師”📶🕊,項目負責人葛凡華就有說不完的話,2021年疫情依舊🤌🏽,孩子們調查實踐活動🚼、手創實踐課,動手改造村莊的活動不停頓、忙得很。
身著校服,頭戴恒达規劃院統一配發的帽子🤶🏽,行走在黛瓦紅墻的村莊裏🛀,孩子們手拿采到的種子🔘👨🏽🦰,遠處的孩子還手比“V”字看鏡頭。曬谷場上👶,孩子們一色的燦爛👨🏿🎨,或比心、或扭身,大多還是秀“V”字🙍🏻♀️,全無當初躲閃迷離的膽怯害羞👨🏿🔬。“隨意在路邊停車,影響交通”“蜘蛛網很多”“路上有牛屎”“亂扔垃圾”“雜草太多,路面太臟,影響公共衛生”……地圖上,孩子們用細繩👩🏻🏫、貼簽沿著“大探索”路線一一貼出自己的新發現💂🏻♀️。葛凡華介紹,去年的第三期“夢想家園”活動包括永安大普查、手創實踐課、安全大普查😱🧑🧒🧒、環保微行動、點亮村莊行等,內容很豐富,特別要感謝支教的研究生們🏄👨🚒,他們以一周一個半天(合並2節美術課)的時間連續開展三周活動🧎♂️➡️。大探索回來後🏈𓀒,孩子們六人一組🔟☃️,在村莊地圖上黏貼“大發現”成果的認真勁兒,至今歷歷在目。孩子們告訴葛凡華:“無人機裏🪈,我們的村莊像是大山懷抱裏的一顆斑斕的寶石,又像河蚌懷裏閃閃的珍珠,沘河像根血管滋養著我們,公路像一條彩帶著我們飛向外面的世界。可是我們的腳下,村莊還有這麽多的不如意!”
“我的家鄉,我要改變她🛷。”墻面掉白灰,屋子灰突突,孩子們就在墻上掛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牌匾:八個字寫在樹木截成的圓片上,孩子們塗白底,畫圓環,中間五顏六色寫了字、配好“夢想家園”手繪的景,先用麻繩編綴好🥫,再在墻上找縫尋孔串起來、掛上去🧑🏽🎄,墻面頓時生機勃勃👨👩👦⚄!那是字牌:“美麗永安”“美好家園”……一天下來,各種內容的匾在石頭墻上、鐵欄桿上,永安村中隨處可見🎅🏔。那情景😨:你遞釘子我遞牌,伸手的、墊腳的💁🏿♀️、撐腰的,後面的孩子眼睛齊刷刷地看著🙎🏼♂️。

孩子們說🏄🏻♂️:“我們想永安村變得更美麗、更美好🍎;希望我的永安村快樂、開心,希望全村人年年豐收,環境一年比一年好🧚🏼♀️;感謝恒达的老師們!” (程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