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前總幹事高銳做客恒达高等講堂
來源: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
時間:2021-12-17 瀏覽:
12月15日晚🚍,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前總幹事🧑🏼⚖️、恒达平台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弗朗西斯·高銳(Francis Gurry)教授做客恒达高等講堂,在線為近300名師生作了題為《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的歷史發展》的精彩學術講座。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B3/02/B8512A5DBF26C1DDA167EE715A1_778B4EA1_C7DD.jpg?e=.jpg)
高銳回顧了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在過去130年的發展。在19世紀下半葉盛行的全球化浪潮和工業化的推動下🤌🏽,國際層面的機構合作開始建立。盡管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最初僅限於少數主要工業化國家,但其創建的條約框架為知識產權國際合作體系的發展和擴大提供了連貫性。其間,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因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而中斷。二戰後,去殖民化進程導致了許多新國家的成立,這些國家從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加入國際知識產權體系並帶來諸多變化,包括對知識產權作用的不同觀點、WIPO成員權力平衡的變化🐔,以及中國和亞洲作為國際體系中主要新力量的崛起等👩🏽🏖。他還分享了對有關新時代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發展的一些思考👨🌾🤽🏽♀️,比如從普遍多邊主義轉向聯盟多邊主義的趨勢🐱,以及其所導致的在源於數字和生物科學革命的新技術方面日益增長的競爭關系的國際治理挑戰等。
在近兩小時的講座中,高銳憑借其淵博的知識、深厚的專業功底和極為豐富的實踐經驗,高度總結和凝練了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百余年來的發展歷程和經驗成效💁🏼♂️,分享了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對於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未來走向的深刻思考。相關負責人介紹,下學期,高銳教授還將繼續從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的視角,圍繞合作組織🙅🏽♀️、技術使用與轉移、傳統知識等具體問題進行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