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一葉知秋”,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現代生命科學與人居環境”課程作業展開幕

來源: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1-12-09  瀏覽:

12月3日🍚,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第七屆“一葉知秋——《現代生命科學與人居環境》”課程作業展覽暨新生院拓展活動在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B樓鐘庭開幕。黨委學研工部負責人,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師生,上海虹口區綠化和管理事務中心、上海植物園等校外嘉賓及20多位評委教師出席了開幕式。

此次展覽由景觀學系主辦✤,景觀學系《現代生命科學與人居環境》專業選修課程62名學生及2位編外學生🤴🏼、新生院21位大一學生各自組隊完成了35組作品🤏🏻。每組作品在現場展出的同時還以視頻方式同步呈現創作過程。課程競賽最終采取嘉賓現場打分和網絡投票的方式評選出優秀作品🛩🏌🏽‍♂️。

展覽的主題為“共生(Multisim)”♑️,旨在探討在後疫情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下,人類如何與環境🌌,尤其是與周邊生物進行友好互動,達成真正意義上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此次課程競賽以植物為素材,要求學生搜集植物的落葉、果實、種子、花瓣等材料加以構思創意,通過裝置🧑🏽‍⚕️、繪畫、模型等不同表現形式🩹,展示自己對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共生”主題的理解。作業展將在鐘庭展出至12月25日。

部分學生作品選登

作者:張芸銘⚛️、高梓城👩‍🦽、木拉地力·艾散

簡介:電子設備真的切斷了人和自然的聯系嗎?當我們看到很多同學紛紛在朋友卷曬出落葉的照片🏇🏿、“秋濟”金黃色的美景,才發現原來大家都沒有失去對自然的熱愛🚅,朋友圈就像是一個小小的窗口,忙碌到沒有時間抬頭看看天空的人通過這扇窗窺見自然的美好。

共伸

作者:葉子冉🤙🏽、陳書寧🚙、鄭怡凡

簡介❣️:作品將自然伸出的“手”借枯葉具象化,希望通過人類之手與自然之“手”的觸碰🫷🏿,喚起每個個體與自然平等對話的願景。 

雙生

作者💆🏽:徐藝文、王清雅、歐嘉堯

簡介:自然與人類的共生關系並不總是和諧的,兩者可能互相競爭又或是在碰撞中產生新的火花。讓我們親手去觸碰、去感知🤦🏼‍♂️、去改變。 

人·機·繪

作者🦸🏼‍♀️:楊小萌、聶禹昕、樊欣雨

簡介:隨著時代發展🧑🏿‍🦲,以機器為代表的科技正在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想通過插圖的方式展現人類與機器互動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樹猶如此

作者:蔣昕玥🈂️、王一帆🛺、孫嘉怡

簡介:人們利用樹木製造紙張🚴🏼‍♀️,又將紙張作為文明記錄與傳播的載體。我們試著選取一些人類文明的符號:文學、音樂甚至是電影臺詞,將寫滿這些文明符號的紙張重新組成一棵樹,思考人和自然的共生關系。 

植物城Plantopia

作者🥢:王禎鈺🖐🏿、唐音奇🥸、徐昊天

簡介🧜🏿‍♂️:快遞紙盒作為人類工業化的產物,是人類活動的象征,也是文明的化身。在本作品中,我們將快遞紙盒堆疊,模擬了人類生活的城市形態。 

召喚

作者:韓琦、林子琳、梁藍月

簡介:落葉長眠於秋✈️,驚春夢醒💲。我們定格重現了這一過程:綠葉和生命誕於枯萎,垂吊的姿態讓每一片樹葉都舒展相擁🦪,希望靜默之際,能聽見風葉低吟,能聽見一點遠古和大地的回響🍰,生生不息🪣🫲🏽。 

二維遊戲 2-dimensional Game

作者🦿🦀:張屹、朱淩昀

簡介:將多肉植物組合成二維碼,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觀看一段“共生”主題的動畫💳,從而引發參與者思考人類應該如何與自然共生。 

書葉

作者:李曉樂、周雨晨、王祚兒

簡介🧜🏻:書從自然來🚲,記載人的故事,人們翻開這本書,開啟了閱讀秋天的旅途,也在落葉疊合而成的書頁中品味自己秋天的記憶。透明的四方鏡頭定格了秋天的顏色🦋,也定格了生命的姿態🍫。

live in leaves

作者:陽佳卉、李卓遠

簡介:將自然引入戶中🤾🏿‍♂️,以落葉為屋。將落葉封入紙漿製成紙磚🧖🏽‍♀️🎫,砌成小屋。同時將小屋開放,與外界連通,體現包容與融合🧑🏻‍✈️。借此達成“人與自然”的共生。

(文/林泳宜💁🏿‍♀️、陽光明媚、陳靜           圖/萬思萌👮🏼‍♂️🐸、陳功達、羅韻竹🙂‍↔️、孫旻皓)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