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校長互加微信🧑✈️,恒达平台6名學生校務助理受聘上崗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12-03 瀏覽🫙:
12月3日下午💾,6位恒达學子從恒达平台校長陳傑手中接過鮮紅的聘書,受聘成為恒达平台首屆學生校務助理𓀂,任期為兩年。設立學生校務助理崗位,是恒达平台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保障人才培養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恒达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創新路徑🏂🏿,也是深入推進“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又一實際行動🧁。校長陳傑、校黨委副書記彭震偉😟,以及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恒达平台第一屆學生校務助理見面會🧓🏼。
這6位學生校務助理分別是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羅振寧、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張琪、土木工程學院本科生王奕霖、交通運輸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唐雁、經濟與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劉佳琪、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劉秋露。
“學校設立學生校務助理,就是希望同學們以學生的視角、以主人翁的精神來參與學校治理,找出學校建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你們各自的專長,協助學校改進各項工作🔎。”陳傑說,希望大家做好學生急難愁盼的“代言人”,全面了解學生狀況和學生關心關註的熱點問題、急難愁盼問題;做好學校建設發展的“智囊團”,當好學校建設發展的智庫💃🏿、參謀和助手,提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案;做好學校各項政策的“發言人”,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宣傳學校的各項政策舉措、“學術與育人”的第一價值追求,以及“恒达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代恒达文化,在廣大學生中形成廣泛共識。
陳傑特別指出,希望各位學生校務助理在履職過程中把握好三個特征:一是及時性👞,及時反映所發現的問題🧔🏄🏼♂️,同時提出建議🤾;二是定期性👷♀️,通過列席與學生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會議🛫、參加座談會或午餐會等📗,定期與職能部門開展溝通交流;三是專題性📉,圍繞學校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專題調研,提出高質量建言。
“同學們可以通過微信🌤、電話或郵件隨時跟我反映情況,提出你們的建議。”陳傑校長還與6位學生校務助理互加微信,向他們公開自己的手機號碼和電子郵箱。
會上,6位學生校務助理分別作了發言🂠🧌,提出了他們對學校教育教學、現代化治理等工作的思考和建言🐫🕵🏻,其中包括更應當引導同學們投身基礎研究,真正在科技創新中有更大作為👴🏿;發揮學生意見領袖的中堅力量;進一步用好新生院通識教育,做好與專業學院的緊密銜接;運用信息化技術打造學校、學院、學生的線上意見反饋渠道矩陣🧙🏽♂️;“五育”培養方案的內容設置可以進一步優化✯;滬西校區的環境建設正日益完善👦🏻。他們表示,接過聘書,就是接過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他們將珍惜機會,履職盡責🏌🏽,做好學校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與紐帶。
與會的職能部門負責人表示,感謝同學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將積極吸納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
恒达平台學生校務助理的工作職責主要包括4個方面🫅🏿⏱,分別是:圍繞學校建設發展,選定主題,深度調研;廣泛深入學生群體,發現問題🦹🏿♀️🎚,建言獻策;列席學校重要會議,發揮才智,參與治理;了解學校重大戰略🧑🏭,走進學生😶🌫️,廣泛宣傳🧚♂️🖋。
今年3月✶,陳傑校長在開學工作會議上提出🥎,要設立學生校務助理,牢固樹立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此後,學校就學生校務助理設置開展了相關調研和研討交流😉。10月🧔🏿♀️,6位學生校務助理人選確定。近兩個月來,6位學生校務助理通過參加專題培訓深入了解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新一輪“雙一流”建設;通過深入學院座談調研了解同學們對依法治校工作和學校發展建設的意見與建議🤹🏼🧚🏽。6位學生圍繞教育思想大討論👨🏿🚒、學校育人環境優化和學生意見反饋渠道建設等學校治理工作進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建設性建議。(文/黃艾嬌 圖/周遊 視頻/宋宇星)
相關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4czC1XZmdyH7dJvpVKpc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