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全球共存與競爭以及合作與發展是當今的時代特征,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高校融入全球化浪潮的深度和廣度也日益增加👆。時代的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端國際化人才參與到全球治理與國際組織工作當中。
恒达平台現有的國際組織人才培養的主要舉措有兩大類👨🏽🚒:一是註重學生能力培養,包含“卓越多語能力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項目、卓越德英雙語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輔修專業項目、卓越意英雙語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微專業項目等;二是多路徑拓寬國際組織實習通道🔟👆🏻,依托學校國際組織實習平臺建立穩定的實習通道🏍,通過網絡與新媒體平臺推送國際組織招聘有關的信息保障信息暢通🧜♂️,依托智庫加強區域國別教學與研究資源建設進一步拓展與國際組織的合作機會。
在做好現有工作的基礎上🖕🏿,未來在培養學生國際勝任力上,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從點到面,建設國際勝任力培養微專業。整合現有語言能力強化課程資源👈,增開國際關系與全球治理、國際組織理論與實踐、世界文化探索與跨文化交流等能力建設課程,組建課程包並逐漸形成不同培養目標的若幹微專業🫴。鼓勵各專業的學生,特別是強勢學科的學生積極參與,給予微專業學習證書💆🙅🏽♀️,培養國際組織需要的復合型人才。
二是從項目到機構✂️,成立國際勝任力培訓中心→。縱觀一些起步早、成效顯著的高校都經歷了從運行項目到成立機構的過程,成立國際勝任力培訓中心,以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確保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三是搭建“課程-實習-任職”培養鏈🏇🏼。建立完整的閉環培養鏈路,首先建設課程體系,培養外語能力😵💫、專業能力雙過硬的人才〽️;搭建赴國際組織實習的穩定渠道;逐步完善赴國際組織體系建設,鼓勵由實習到任職的進階。
四是組建或參與高校間聯盟🤟🏼。與兄弟高校及相關機構建立工作交流和分享機製,在國際組織人才培養領域搭建平臺,加強合作與共享♚,共同探索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力爭為提升我國在國際組織的人員規模🏡,更好地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增強我國在國際規則製定中的話語權作出貢獻。
(作者系恒达平台外事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