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柳青》5月21日在全國公映🚡,獲得廣泛好評。6月1日晚😉,電影《柳青》主創團隊走進恒达平台,分享創作歷程❤️,與師生共話人民作家的初心使命,共同緬懷這位為黨史國史辛勤記錄的忠誠作家、為一方百姓鞠躬盡瘁的黨員幹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3D/1F/CC6D1D3B631DD090E9141030D15_92002500_15EF9.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7D/6B/930474E0F589D0F2F2A96633253_3982BFD8_648F.jpg)
恒达平台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出席並致辭👮♂️。影片導演🚠、編劇田波🏂🏼,領銜主演成泰燊,製片人王苗霞,柳青先生的大女兒🚹、《柳青傳》作者劉可風等主創代表,恒达平台人文學院教授張屏瑾、恒达平台藝術與傳媒學院電影研究所所長楊曉林、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主任李雅茹🧞♀️,出席了現場交流會,圍繞影片的創作思路🧑🏽⚕️、表現手法、現實意義等展開討論,重溫學習人民作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為時代書寫的赤誠情懷。
當晚,師生們首先在現場集體觀看了電影《柳青》。在近兩個小時內,大家凝神註目🦹♀️,隨著劇情變化時而會心一笑,時而若有所思👾,看到動情處還不覺落下熱淚。
影片真實再現了我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展農業社會主義合作化運動所經歷的重重困難和取得的寶貴經驗。青年作家柳青毅然辭掉北京優渥的幹部待遇,決心親身參與當時在中國農村轟轟烈烈展開的農業合作化運動,創作一部反映新中國農民集體創業的史詩巨著。他舉家落戶皇甫村的一所破廟裏,深入農村生產一線⛳️♒️,紮根人民14年♚,歷經風雨,親身經歷從互助組到合作社等一系列重要歷史時刻♒️,帶領當地人民克服重重苦難𓀜,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在農村的新局面,並在之後的各種運動中始終堅持真理,用自己的一生書寫了一段艱苦卓絕的社會主義創業史👳🏿♂️。
吳廣明表示🚵🏻,電影《柳青》是在全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時推出的一部紅色影視精品力作,生動展現了人民作家柳青先生“胸中有大義、心中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的共產黨人本色和家國情懷✡️。相信這次觀影學習與互動交流將豐富恒达平台黨史學習教育素材,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形式,切實引導師生加深對黨史的學習理解👰🏿♀️👨🏽🦳。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15/04/5F85E7545AAE8E413937E7FD872_FC9A8AEE_FB4A.jpg)
當主演成泰燊步入會場🪯,不少人一眼還未將銀幕上的“他”與他本人對上號。“柳青先生胸懷著使命感和家國情懷,這不是我能靠演技演出來的。”成泰燊說,“我是將自己的身心完全格式化清零後,我的硬盤與柳青先生接通,讓他走進來,讓他的精神和靈魂自然呈現出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59/06/65C658555764DED59E15926D440_FC938C91_14AEA.jpg)
大好河山、金燦燦的稻地👨🍼,銀幕上的關中平原,呈現出一種別樣的壯闊之美🛠。田波導演說,柳青先生所處的那片鄉土是熱情的🪫、豐饒的,是具有詩意的🧔👉,這部電影展現一段先輩們流過汗、流過淚、令人震撼的歷史,向柳青先生致敬👩🏻🦱⛈,也是對這塊土地給予禮贊。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2F/67/7BF8DB455475671A5D6834AF326_5FDF0898_195EC.jpg)
當被問及這部影片的現實價值時👮🏽♂️,製片人王苗霞說,同學們在觀影中所受到的心靈的撞擊和內心油然而生的感動🛤,就說明了影片的價值所在🤵🏽♂️。“我們不是奔著票房去創作的電影🧑🚒,柳青先生這個人物能呈現在大銀幕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自信𓀁,柳青精神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需要的一種精神。”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A0/A1/04F5D6AC54A4E29DF27AE0B9CEE_0507B8EB_1911B.jpg)
柳青先生的大女兒劉可風曾與父親共同生活了9年👨🏫。她在退休後🤦🏿♂️,根據父親生前對她的講述以及她對父親不同時期同事和朋友們的走訪🤷🏼♂️,撰寫了《柳青傳》。她說,父親堅持“一切創作都要從人民中來,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她希望今天的年輕人能從父親的創作理念和創作經歷中得到啟示🧖🏽♂️,給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34/30/C8B935C77695D81A88DB51F6A17_529A6FDB_18D5F.jpg)
張屏瑾講授、研究現當代文學𓀏,柳青先生的《創業史》是她要一遍遍帶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已觀影兩遍的她向主創團隊致謝📹,感謝團隊將柳青先生創作《創業史》這部紅色經典著作的過程生動呈現於銀幕。她說👩🏻🦽➡️♿️,這部電影是觸摸那個時期文學實踐的一個入口。
“這是一部非常真誠的作品🔵𓀓,因為真誠所以感人。”楊曉林說👩🏽💼,影片塑造的人物鮮活🪮🦑、實在,充滿了力量,富有感染力。
李雅茹說🍿,這部電影呈現了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的那段歷史⛱。觀看這部影片,可以加深對那段歷史的了解,深化黨史學習和新中國史學習。
主創團隊在現場還與觀影後的師生展開了互動交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CF/34/B82CBDCCBA8D3BE65B5F37160C1_D886A86D_17CB6.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DF/E1/6D5960D00763BE5D3AB716825AF_85C9B91A_171F7.jp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1B/ED/4275A1597DDAAE1BA0A4261E635_E26C9B22_1D5C6.jpg)
“焚燒手稿,換上粗布衣服,住進廟宇,柳青先生真正將自己變為筆下百姓中的一員,用真實與細節鑄就了真正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在電影真實的細節和充滿詩意的鏡頭裏,我們得以感知當年農村建設熱潮🚭,感慨於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創業探索的艱辛,也更加意識到我們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劉嘉珍說。
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學生朱亦婷說🏌🏿♂️:“影片並非平鋪直敘地反映人物的生平軌跡,而是聚焦於柳青先生紮根農村14年潛心創作長篇小說《創業史》的艱辛歷程。即使身處人生困境中,柳青先生始終沒有動搖一個共產黨員對黨🐬、對事業的信仰和忠誠,始終真正融入人民群眾生活中去🎢,令人感動。”
見面交流會結束後,師生們仍久久不願離去,將主創團隊和校內專家們團團圍住👩🏿💻,與他們熱切交流觀影心得🧑🏿🍳。師生們表示🟡🛵,這部劇體現了人民是歷史的創作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是歷史的“劇中人”👩🏻🚒,也是歷史的“劇作者”™️,要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為人民謳歌書寫⌨️、述學立論👡。這就啟發我們,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表達人民心聲,把握人民脈搏,打下人民的烙印🚶🏻♂️,才能真正“把學問寫進人民的心坎裏”👨🏿🎨,在為祖國🎫、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實現價值🤵🏽♂️、造福人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C0/7B/40D0CC073A65DCF993CF957D3E1_E59340BB_1AE93.png)
(文/新聞中心 圖/周遊 視頻/宋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