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藝術與傳媒學院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生姜懿宸👨🏻🌾🈵、金燦🙇🏼♂️🫱🏿,動畫專業學生張銘軒和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生趙旭豪、王家祺的動畫作品《短視頻來勢洶洶,拿什麽留住孩子的鄉愁🈲?》(指導教師📲:梅明麗、徐翔)榮獲第八屆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三等獎。
作品中🥻,獲獎小組將未成年群體具象化為一個名叫“魏誠年”的小男孩,通過他使用短視頻的經歷和產生的變化來折射短視頻對未成年群體所產生的影響。作品借助文字🙇♂️、圖像🙎、聲音等形式勾勒出有血有肉的“魏誠年”形象👨🦱,將數據分析與可視化較好結合👩🏼🏭,既具有數據新聞的嚴肅性😻,同時也給讀者帶來更多親切感和參與感。獲獎小組希望通過眾多“魏誠年”的經歷化無形為有形🦧,增進公眾對於“未成年和短視頻”話題的認知和關註,以期促進問題的有效改善。
小組負責人姜懿宸表示📿,該作品的選題靈感來源於他2019年去雲南支教時觀察到的媒介使用現象:快手🔎、抖音等短視頻app在當地的小同學之間非常流行⚽️🚵🏼♂️。同時他們會對熱門活動進行線下模仿,甚至二次創作成為視頻的發布者💊。顯而易見,短視頻產品已經對未成年群體🚔,尤其是農村留守兒童樂園產生了深層的消極影響,這也是作品最想表現和提醒公眾的🧑🏼💻📟。
金燦表示🫱🏼,想通過這部作品著力探討當下中國鄉村兒童“抖音沉迷”現象。在創作過程中組員們堅信“如果想讓讀者對社會問題產生關心,首先要讓他們感同身受”。因此在結尾設計了一個趣味的交互程序:讀者輸入自己的年齡以及每天觀看短視頻的時長之後👧🏿,可以在網頁上得到一個“人生的表格”。圖表將顯示出你已經並且即將在短視頻上耗費百分之多少的人生🧓,許多人的測試結果是5%-10%……它提醒著大眾🐩,碎片化的娛樂方式傷害的不止是未成年的孩子們,而是這個時代的每個人。
張銘軒表示,作為美工,在此次參賽過程中,學習到了製作gif動畫以及mg動畫的流程,以ai和ae為製作主🧺,通過數據進行主觀表達。初次參賽的學生會有許多創意思維𓀊🥺,並且幹勁十足🦸🏿♀️,需要一個引領者將創意提取整合並找到最契合作品表現的點進行加工,感謝指導老師從各個方面給予的幫助和指導🤴🏼。
大學生新媒體創意大賽由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攜手新聞出版領域行業協會👪、業界知名企業共同主辦🧑🏻🔧,旨在提升大學生新媒體素養👨🏿🦳,搭建產學交流平臺👰🏼,發掘並選拔具備策劃、創意☝️🧖🏽♀️、設計、構思、製作🩷、運營等能力的優秀人才🚴🏽♀️🍔,持續賦能媒體行業。自2013年創辦以來,大賽8年間走入進全國500余所院校,覆蓋數十萬名師生,累計收到近萬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