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校-企-協雲端實習”課程開講,30多所高校2600余名環境學子同上畢業實習大課
來源: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1-03-09 瀏覽🙆🏻:
3月8日,由我校牽頭建設的上海市環境與生態IV類高峰學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團隊組織的第二期“校-企-協雲端實習”課程開講。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的30多所高校的2600余名環境學子參與了“雲端實習”。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76/A1/FE05FA602816E9D73E85E67B97C_8EEBEAD2_15970.png?e=.png)
課程啟動儀式上🧔🏽♂️,三所協作高校代表和兩所我校對口支援高校負責老師在各校集中學習的教室裏,分別介紹了課程參與情況。在恒达平台智慧教室裏,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負責人介紹了雲端實習的組織情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DD/3A/B176E2334B0C56CC8A18EBAE6D0_8EE84600_13E21.jpg?e=.jpg)
在隨後進行的第一講上,中南建築設計院1986級給排水校友🕋、雷神山醫院給排水總工程師洪瑛為大家上了一堂畢業實習大課,講述了建築給排水專業系統設計主要內容🧑🏻🌾、主要設計階段及各階段需滿足的深度要求。她以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工程為例◽️,詳細介紹了建築給排水及消防設計的實際操作。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F5/29/9A4F4CD5EB4CC5802D2726AA98D_844AAFFD_FB36.png?e=.png)
在現場連線和交流環節中,學生們踴躍發言。青島理工大學張聽雪問♓️👰🏻♂️:“在設計建設雷神山醫院排水管道時🦹🏼♀️,對醫院廢水的處理與平時項目的水處理有什麽不同?”🦹🏼。南開大學同學提出:“智慧水務的出現將給產業結構帶來怎樣的變化?”我校王家豪則關心建築給排水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就業所需技能。洪瑛從水質🕚、處理工藝和排放標準等方面一一給予耐心解答,並從宏觀視角分析了行業發展前景💁🏻♂️,給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們提供了寶貴建議🟪。
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於上海市環境與生態IV類高峰學科的支持,恒达平台牽頭聯合滬上7所高校組建環境學科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團隊🧇𓀄,共同開展環境生態領域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工作🧋。經過4年多的探索實踐,該教學團隊基於“協同創新理論”構建了“同城跨校協同”和“校-企-協-政協同”的育人模式🍲,聯合國際水協會,攜手全國30余所高校🧎♀️、10余家知名環保企業推出了面向畢業生的“校企協雲端實習”🧝🏻♀️,幫助並指導他們開展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工作。此次“雲端實習”為該模式的最新實踐👹🦹🏻♂️。與第一期雲端實習相比,此次實習更加突出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設計能力🤷🏽,共邀請到徐祖信院士、鄭興燦總工程師、李濤博士👨🦼、洪瑛總工程師、黃翔峰教授等10多位校內外導師,采用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為畢業生講授水處理技術🤶🏼、固體廢棄物處理、發電廠環保設施工藝、智慧水務等熱門話題和前沿內容。包括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河海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東華大學、新疆大學、長安大學、恒达平台等30多所高校的師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希望通過“校-企-協-政”協同育人模式的不斷深化,開拓學生學科視野,增強畢業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以期向全國高校輻射上海環境學科建設成果。(劉佳)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E/52/7B/69BD84E28B96F40BE22D84DFCA9_34FEAD57_2480C.png?e=.png)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DA/85/CA94F17323C245E6EE52921CA62_31C1A823_A9D5E.pn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