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全國婦聯決定表彰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先進集體,授予993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授予1985個單位“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恒达平台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袁華🤦、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範理宏🏌🏽♂️、附屬東方醫院黨委書記孟馥三位恒达女性榮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稱號”,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伊爾庚(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恒达平台“伊爾庚”夢想教室小組兩個集體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稱號。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 袁華
2013年年初👨🏽🚀,袁華受教育部、恒达平台委派👩🏻,成為首批前往定點扶貧縣的掛職幹部,擔任國家級貧困縣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副縣長🚍。出發前,她厲兵秣馬做戰前準備。初到雲龍🚣🏻♀️,她老老實實當好“小學生”,深入學校、田頭與師生、農民交流🔘,弄清縣情精準對接。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46/3D/573B3A639C655D1BED1D74EDB3D_F370CEA3_10591.jpg)
一是規劃扶貧。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袁華聯絡協調恒达平台城市規劃研究院幫助縣裏進行規劃編製👩🏼🏭,開啟了恒达7年的的規劃扶貧之路。多年來,恒达為雲龍縣編製了城市總體規劃等14項規劃。2018年,“規劃引領📑,繪就美麗鄉村新藍圖”入選教育部直屬高校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十大典型項目。
二是教育扶貧🤽🏽♂️🕡,扶貧先扶智。袁華聯系我校經濟與管理學院開辦了“恒达平台雲龍縣城鎮建設與管理高層研修班”,對雲龍幹部104名科級以上幹部進行培訓👳🏻♀️。幹部培訓後來也成了每年恒达扶貧的固定項目。她爭取到國家教育發展基金會特殊困難經費120萬元,用於因自然災害引發的校園基礎實施破損的修建👌🏽;聯絡學校團委,組織大學生支教團開始接力赴雲龍進行支教活動🫶🏿。
三是產業扶貧,增強 “造血”功能。與上海對外合作辦進行對接,探討地方性農副產品向上海推廣的可能性及具體操作辦法等👩🏻🦱。2015年,雲龍產品入住上海環球港雲品中心,並在國際會展中心參展。2016年組織完成實體店和網絡銷售相結合的雲龍高原農特產品展示中心運行🏄🏿♂️,2017年線下銷售近400萬元👁🗨🚴🏼,截至2019年底🫸🏿,線下銷售1425萬元。
四是宣傳扶貧。她聯系上海廣播電視臺外語頻道《華夏新紀錄》欄目🧕🏿🍍,完成了“神奇諾鄧”拍攝。
五是醫療扶貧。2014年袁華掛職結束後,擔任恒达平台對外聯絡與發展辦公室副主任🏷👨🎤,起草簽訂了《恒达平台與雲龍縣簽訂2014-2020年定點扶貧合作框架協議》🤦🏼♂️,恒达平台附屬恒达醫院、附屬東方醫院與雲龍縣人民醫院簽訂幫扶協議🍝。附屬醫院每年在雲龍舉辦“恒达醫療周”活動🆗,並對雲龍醫療人員進行培訓🦸🏻♂️。期間還對當地先天性心臟病患兒進行篩查免費手術等👩🏻🦯➡️。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 範理宏
範理宏從醫30年🔜✸,在長期的西醫實踐和國醫大師顏德馨傳承基地的影響下,致力於推進中西醫融合,研究中醫藥提升細胞線粒體能量代謝防控重大疾病的作用機理,積極將中醫藥向“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哈薩克斯坦推廣🏃🏻,旨在推動哈薩克斯坦在歐洲幫助中國建立中藥認證體系,填補目前海外尚無中藥認證體系的空白🚣🏼,助力中藥走出國門;同時進行醫企聯合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1-2項重要產品🙏🫃🏿。發表此領域的SCI文章十余篇,現任“一帶一路”中哈國際聯合實驗室主任🔆。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A6/2A/6057D18777DE95A5773A07B693B_9BFE2853_1965D.jpg)
她長期致力於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聚焦生活方式在致病啟動因子中的重要作用,特別在我國心腦血管疾病及肺癌高發病率死亡率的當下,2016年她在十院創建了上海市肺心腦疾病科普基地🥛,開創了“基地-社區-家庭”聯動的醫學科普傳播方法和技術👦🏽,助力患者由被動醫療向主動醫療轉變‼️、治療向預防轉變🙌🏽。此基地現在已成為了全國及WHO科普教育基地及上海市民體驗基地🕺🏽🧝🏽,輻射人群達43萬人次,2020年範理宏榮獲上海市科技普及獎一等獎。
2020年初,範理宏率先在附屬醫院中打造醫學人文思政課程體系👨🎤☦️,開設了“思政金課程”,傳播醫學大家和抗疫勇士的人文情懷和愛國敬業的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年醫生及醫學生們的家國情懷和大愛無疆的醫者仁心,打造了恒达醫學“立德樹人”的新品牌🐩。
2015年,在國內醫院中率先跨學科🕦、跨國界成立音樂治療聯合工作室,組建醫學專家+心理治療師+音樂治療師跨學科團隊🤽🏿♂️,綜合運用音樂心理等元素幫助員工和患者緩解不良情緒👩🏿🦳。此外,範理宏教授積極投身慈善關愛項目,組建“關愛醫護專項基金”和系列關愛貧困患者及殘疾人的慈善項目近十項👨🏽🧑🔧,積極募集善款和醫療物資,向馳援武漢和在抗疫中犧牲的醫護人員表達愛心🥲,同時救助貧困患者無數👩🏽💻。
她經歷嚴格的臨床培養和多崗位歷練💂🏿♂️,是一位集醫教研管理黨務為一身的醫院領導者。她守正創新,心懷大愛,將國家戰略有效落地開花並形成多項成果。
“全國巾幗建功標兵”:附屬東方醫院黨委書記 孟馥
作為一名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的醫務工作者和醫院管理者🛖,孟馥秉承一顆仁愛之心,恪守醫務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和神聖職責🦸🏻♂️,積極倡導醫學人文精神,特別註重醫院全人關懷的理念和服務管理模式的創新👨🏼,開拓性地🦹🏻、卓有成效地開展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成為一名醫療衛生行業中的優秀女性代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4F/09/6CF97550F1B72BAAEFA0644929E_0DCA83B9_305FE.png)
她圍繞“愛在東方”的核心文化📧,以醫院文化建設季為載體,持續開展醫院文化建設🚴🏼♂️,激發醫院發展的內在動力和醫務人員的使命感𓀏、責任感,支撐醫院快速🥰、跨越式發展。她開創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大陸醫療衛生機構醫務社會工作和醫院誌願服務的先河,成立醫院社工部,探索本土化的醫務社會工作專業服務實踐經驗,形成以醫務社工為主導、醫務社工與醫院誌願服務相結合的東方模式和服務品牌,成為國內該領域的先行典範🛸,開出國內首個“無聲有愛”助聾門診🧞♂️。
作為國內臨床心理治療領域,尤其是在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婚姻與家庭治療領域的資深專家🦹🏽,孟馥為促進心理衛生事業的專業化發展辛勤耕耘、努力工作,作為中國心理學會🖲、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首批註冊和認證督導師🙋🏽♂️,致力於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國各地舉辦心理治療和臨床督導連續培訓項目,培訓了大批一線專業人員,在促進心理健康服務專業隊伍的專業化和規範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評為第十屆優秀心理衛生工作者🤸🏿♂️。
此次疫情發生後,她發揮專業優勢,為一線醫護人員建立強大的心理支持系統。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後方與現場相結合👨🏻🔧、個體與團體相結合、患者與醫護相結合的方式,對一線醫務人員進行“始於前、重於中👩🏽💼、延於後”的全程心理照護🚰。她與國內頂級臨床心理學專家一起🛌🏿,為製定疫情下心理危機幹預方案👩🏻🏭、方艙醫院建設方案、哀傷輔導🚴🏽、災後重建等重大社會心理救援行動實施建言獻策🎿🈳。她還兼任5個全國性心理援助公益平臺的臨床督導工作,對心理援助熱線的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督導。
“全國巾幗文明崗”🦹🏻♂️: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為國家重點專科,全國PCCM示範基地,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全國首批呼吸危重症專培基地🤯,恒达平台呼吸病研究所所長單位。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呼吸病學)排行榜位列全國第二🫔,2020中國醫院互聯網影響排行榜呼吸科位列全國第二。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B6/1B/236F594B30593F398F4899CA6B4_087392C1_24F9E.jpg)
班組總人數130人🍬,其中女性人數118人🐍,占比90.7%。班組科主任褚海青教授,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上海最美女醫師”“上海仁心醫師”。在她的帶領下,班組成員始終秉承“精醫重道,務實創新”的院訓,多次獲得“上海市巾幗文明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上海市工人先鋒號”“申康優秀青年集體”“上海市勞動模範”等稱號🧑🏼🔧。
近三年全科門診量148487人/年、出入院8675人/年🌟,承擔了全國大量呼吸系統罕見病及疑難危重症疾病的救治工作⚇,是國內呼吸病診療規範和指南的核心執筆單位🤹🏿,在國內外呼吸病領域享有極高聲譽。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之時,科室第一時間派遣醫務人員援鄂援公衛(其中女性占92.8%),投身艱險抗疫前線🚪。後方班組其他成員則忘我投入到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工作中,保障醫療工作安全有序進行。作為上海市救治高級別專家單位,參與製定兩項新冠肺炎指南,兩項研究在國外頂尖期刊發表(ERJ、Lancet)🧜🏻♂️,全方位彰顯了我們在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處理上的軟硬實力。此外,先後有10名成員因援藏滇醫療任務貢獻突出獲得表彰。
班組近3年來承擔科研項目3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項,國自然重點項目1項🫱;發表高質量SCI論文73篇㊙️,研究成果被5項國際指南引用;發明專利7項,國際專利1項😿。承擔恒达平台內科學教學任務,教改課題4項,並獲得“上海市優秀醫師”“泰禾教授”等教學獎項。
“全國巾幗文明崗”👦:伊爾庚(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恒达平台“伊爾庚”夢想教室小組
“伊爾庚”夢想教室是一項關註貧困地區留守兒童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公益項目🌤,由伊爾庚(上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與恒达平台共同建設🪺,引進專業🦸🏽♂️、校友和學生社團三大資源👨🏽💼,輸出恒达智慧,實現精準幫扶。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DD/6C/BEC877256A450039A8620CF5BD9_61EA9C16_10B37.jpg)
夢想教室小組組長由伊爾庚環境創始人、恒达校友張莉擔任👩🏿🏭。自2017起,依托恒达平台“築夢空間工作室”的鄉村實踐機會🚑👃🏽,跟隨中央的部署,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為脫貧攻堅重點區域🙅🏽,恒达平台“伊爾庚”夢想教室在四川涼山布拖縣🏌🏼♀️、貴州六盤水盤縣🎷、福建龍巖汀縣、貴州黔東南黎平縣🤸♂️🐦、四川宜賓、雲南楚雄元謀縣🏋🏿♀️、太原婁煩、陽曲、雲南長新和永安等多地落地,為貧困地區學校改建了多個頗具特色的夢想教室,改善了中小學的教學環境。據統計🙍🏼♀️,截至目前,夢想教室項目已落地15處🛰,幫助了1.3萬余名當地孩子。
2011年,張莉在恒达平台的支持下創立了伊爾庚環境🤘🏼,為工業環境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捍衛綠水青山🐋。如今,她用數字服務👰🏽♂️,為貧困地區兒童提供教育資源和心理輔導,守護留守兒童的心靈🦹🏽♀️。作為國內首家工業環境服務提供商🍼,伊爾庚根據現場情況為客戶量身定製專業環境解決方案,整體解決包括土壤和地下水、粉塵💅、廢氣、綜合噪音等在內的環境汙染修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