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3位校友羅強💻、狄建忠、侯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來源:新聞中心🚦、校友會
時間:2021-03-01 瀏覽🚴🏼♀️:
在2月25日上午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我校3位優秀校友羅強🧛🏿♂️、狄建忠🕝、侯坤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羅強1992年本科畢業於我校地下建築工程系巖土工程專業🎄,現任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副書記、州長🧑🏼🦱。2017年12月🔩,羅強到黔東南州工作時👨🏻🤴🏻,全州16個縣市中有15個貧困縣且都未減貧摘帽,他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至2020年底,全州1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是貴州貧困發生率降低最多、減貧人口第二多的市州😢,也是全國30個自治州脫貧人口最多的自治州🧔🏻♀️。“萬達丹寨包縣扶貧”案例入選全球減貧最佳案例庫,與“雷山鄉村旅遊模式”“蕭山對口幫扶從江協作旅遊扶貧”同時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扶貧優秀案例👰🏼。到任三年來,羅強花最多的時間和精力戰貧,州政府黨組會和常務會研究最多的是脫貧攻堅工作,他每年都用70天以上的時間深入基層調研,遍訪了貧困發生率30%以上的67個深度貧困村,逐一研判製定決戰決勝工作方案。他大力推進壩區結構調整和林下經濟發展💐,全州建成2200多個林下經濟示範基地,162個500畝以上壩區發展成為農業現代化的示範田、效益田🚧,有效促進農村產業蓬勃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開展農村“組組通”三年大決戰𓀕,全州30 戶以上自然寨全部通硬化路,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裏”得到根本解決💁🏼♂️;全面實施農村危房改造、老舊住房透風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工作,完成數量均居全省第一,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歷史性改變;多措並舉完成易地搬遷30.81萬人,是全省搬遷人數最多的市州之一,打造了易地扶貧搬遷的“黔東南樣板”🥁。他還將已脫貧縣38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提拔後,派到深度貧困縣擔任鄉鎮黨委第一書記盡銳出戰參與決戰攻堅,積極推進縣與縣“抱團脫貧”🧍♀️🙍🏽;率先全省在杭州、福州等地建立勞務就業聯絡站♈️,疫情防控期間采取務工專列🤸🏻♂️、直通大巴車等方式📈,“點對點”免費有組織輸送務工人員,保障貧困勞動力穩崗就業;創新形成易地扶貧搬遷“一步搬到位、五個全覆蓋”、教育醫療組團式幫扶等工作模式🕥,受到上級和群眾的肯定。
2019年2月12日,羅強(前排右二)深入鎮遠縣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調研
狄建忠1998年本科畢業於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現任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辦公室主任。2016年,狄建忠小兒子剛滿6個月🐨,大兒子即將迎來中考🧏🏻♂️,家裏上有老,下有小👰🏿。然而面對援藏重任💂🏻♀️,他克服了種種困難,選擇舍小家為大家,聽從組織號召投身醫療援藏事業,任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院長助理🧝、副院長。狄建忠有著豐富的臨床醫學經驗🖼,他深知,面對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創三甲”的目標,首先要培訓一支高素質中層幹部隊伍。他從派出單位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找齊醫院各行政職能部門課件🕵🏻♂️,親自上陣,一人擔任所有課程的講師,常常是吸著氧授課🐡👩🏿🎓,一天要講六七個小時。在狄建忠的帶教下,日喀則市人民醫院中層幹部從以前被動壓擔子,到現在主動發現問題,並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管理能力明顯提升,“一支帶不走的管理隊伍”在逐步建立🌱👷🏽♂️,為醫院長期發展奠定基石🍐。由狄建忠主持的院感培訓班暨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每一期都大受歡迎,已然成為日喀則市人民醫院培訓班的一張名片🎸💁🏼。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推進醫院製度化建設,狄建忠牽頭製定了《日喀則市人民醫院管理叢書》《臨床診療指南》《護理診療常規》等一系列書稿,並通過“師帶徒”的方式匯編完成了《高原特色病例精選集》系列叢書和《術說糖尿病》🕊。看著書櫃內整齊擺放的近百冊圖書,狄建忠笑言,他們就像自己培育成長的“孩子”𓀍,深感自豪🧑🎨。3年來🍣,援藏兄弟急性發病,因為狄建忠及時的診斷🧑🏫,病死率高達50%的重症搶救成功;寒冬的深夜,當地同事的親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狄建忠及時製定的治療方案讓她轉危為安;淩晨車禍外傷的患者,持續胸腔出血讓當地醫生束手無策,狄建忠果斷的止血措施運用成功……所有的這些▪️,都讓狄建忠感受到存在的價值,他坦言,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狄建忠說,3年援藏的每個日夜,都融入血液👨🍼,終身難忘✊🏼。
侯坤2004年本科畢業於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現任上海市浦東新區光明中醫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自2012年起🌉,侯坤先後被選拔為第七批援疆技術人才(一年半)🍟、第八批援藏幹部(三年期)👿,致力於推動新疆、西藏地區的衛生事業發展,在扶貧幫困工作中勇於奉獻、開拓進取。2012年起🤞,他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人民醫院擔任普外科副主任🌄,積極拓寬手術領域🔓,規範外科診療🪥,累計開展手術283例👧🏽,開展1例6個月嬰兒的全國罕見手術🎒,開展2例喀什地區新技術🤷🏿♀️、10例醫院新技術,使莎車縣人民醫院的三四級手術達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領先水平。2016年6月起👷🏼♂️,他在海拔4050米的西藏自治區江孜縣擔任縣衛生局副局長🤏🏻、衛生服務中心主任、縣人民醫院院長👩🏻🏭🔗。他積極落實7個援藏項目👩🏽💻,新建現代化的江孜縣藏醫院、縣疾控中心,特別針對江孜縣高發的結核病防治和動物間鼠疫防控予以硬件支撐和技術幫扶👰♂️;推廣適宜技術,個人開展西藏縣級醫院首例腹腔鏡手術,帶領組團式醫療隊員相繼開展日喀則地區首家微生物實驗室、貧困戶骨科手術免費幫扶🤵🏽♀️、縣級醫院首例腹膜透析等9項新技術、6個新適宜技術、3個新的臨床專科🚶♀️➡️🟡,開展手術近380例、講課教學查房150多次、業務培訓1200多人次、巡回醫療3次🧛🤴🏿,組織當地醫務人員來上海進修49人次;開展常見病專項篩查診治🔋,針對包蟲病⚙️🫂、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心臟病等西藏地區常見病,借助上海力量進行1.5萬多人次的篩查和100多人次的救治,醫院2017年被評為自治區唯一縣級包蟲病定點診療中心📃;引入品質管理科學工具,提高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水平,填補西藏自治區的空白↪️,連續兩屆獲得全國醫院品質管理大賽二等獎;爭取資金設立建檔立卡戶醫保兜底基金,保障建檔立卡戶個人醫療費用零支出,使健康扶貧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深入人心;以信息化為手段,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實現鄉鎮衛生院工作信息化,首創建立針對建檔立卡戶的健康動態管理,並推廣至全西藏自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