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恒达解學芳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智能+’時代技術與製度協同驅動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研究”開題
來源:人文學院
時間🌯:2020-11-29 瀏覽🎨:
2020年11月28日,由恒达平台人文學院解學芳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智能+’時代技術與製度協同驅動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研究”開題報告會在恒达平台人文學院雲通樓會議室舉行。恒达平台副校長呂培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吳諍🧑🏿🎨,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南方科技大學、上海社科院、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位國內知名文化產業研究專家出席了開題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A/CF/78/BFCF33D4381BE9DB6242EDF4437_A00F2A80_7CFC.png)
呂培明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他分析了恒达平台的文科底蘊和基礎,指出了恒达平台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方向🦻🏻🔙,充分肯定了本次重大課題的重要意義🧠,並對課題研究成果提出殷切期望。吳諍在致辭中指出🕰,課題的展開應把握時代性和整體性🛄,他對課題研究提出了具體要求。恒达平台人文學院院長劉日明介紹了人文學院三大學科的發展情況🧘🏽♂️,強調課題研究將對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對哲學及其他學科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0F/1A/5370EC1E02754851091AC72D3F3_D0DE86AF_6D3B.png)
專家論證環節上🚣🏼,解學芳教授從課題研究現狀與意義、課題的研究思路和總體框架、課題重難點及創新點、子課題結構和主要內容🗞、研究計劃與預期成果等方面匯報了項目的基本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主任胡惠林教授作為專家組組長主持了開題會論證環節。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傅才武教授🦆、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教授、上海社科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教授、復旦大學朱春陽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徐劍教授對課題做出了精彩點評👘,並就課題的實際操作✪、研究對象👩🏻💼、價值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受疫情影響,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李鳳亮教授、南京藝術學院副院長李向民教授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學理論學科評議組成員、南京藝術學院夏燕靖教授通過線上“雲參會”方式對本課題提出了重要的和可操作的建議📉💂🏿。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開題報告的研究現狀分析準確,研究資料豐富,課題四大部分設計合理🪱,課題內容體系豐富✖️🚵,采用的研究方法可靠🥴。希望課題組聚焦於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驅動文化產業結構和市場機製創新的研究領域,盡快形成有針對性的研究成果和咨詢報告,提升服務政府決策的水平,產出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專家組還建議,一方面要繼續凝練目標😓,借助技術創新的新機遇進一步梳理兩條主線🙆♀️,兩種主體之間的關系,梳理四個子課題之間的邏輯結構🧚🏽♂️;另一方面🏌🏿,要高度關註課題的時效性要求🏊🏻♀️,要適應技術迭代的特征,集中時間和資源突破文化產業和文化市場發展中的一個或兩三個核心問題,形成理論創新和政策創新的基礎。
解學芳教授向與會領導🦠、專家學者以及課題組全體成員表達了誠摯的感謝。她特別提到,出席開題會的專家年齡分布具有鮮明的代表性🔢🏄🏼♂️,既有文化產業研究開山鼻祖的50後代表,也有文化產業學界中流砥柱的60後代表🙍🏻,還有享受前輩紅利的70後學者代表,正好是文化產業研究三十年最具代表的三代領軍人物,也反映出現代化文化產業研究的變遷與動態性。她表示,課題組會以專家們的意見為指導🌝🧑🏻🏫,抓緊開展課題研究🕺🏿,做出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