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秦忠豪🤚🏻,男👇🏽,中共黨員🏔,這位出生於1984年3月、身高超過一米八的帥小夥🥑🤥,是臨床醫學碩士出身,主治醫師👩🏽⚖️。2008年8月畢業後,就一直在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去年秋天🏂🏿,他隨我國第36次中國赴南極考察隊,奔赴中山站,當了一名駐站醫生🧑🏼⚖️,駐守該站整整一年。他把一年來的生活、工作和種種細膩的衷曲,都賦予了下面的文字。在他的眼裏,南極難不難,因為就在南之南,神秘的南極、南極上的那些勇士們,原來是這個樣子🤰📔!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5D/0E/4810F830952522350E2E21E9D09_26A9595A_13241.jpg)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自小在心中就向往“星辰大海”可能是每個男人從男孩到男生再到男人這一路成長歷程中都有過的經歷。去探索、去冒險💁🏿♀️👨👨👦👦、去拓展人類的未知,雖然可能過於理想化,但是這些靈感又何嘗不是我們在某天夜裏看著星空🌠、看著遠方會從心底突然冒出的念頭呢🈚️?
2019年10月下旬🏊🏽♀️,我站在“雪龍”船的船首,穿著胸前帶有國旗的南極科考隊製服,看著太平洋那海天匯聚成的地平線。雖然帶著些許忐忑、不舍,但是心中滿是激動、憧憬和自豪。雪龍船的汽笛嗚嗚,將我帶回到中學大學時期💆♂️⛈,每次電視上播放南極科考隊的新聞👨🏻🔧,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事👩🏼🚀,認真看新聞。看到南極科考隊在國內碼頭整裝待發🍚,背景是美感和力量感完美結合的雪龍號,我總是心馳神往💁🏽♂️。雖然帶著無限的崇拜和羨慕,年復一年看著科考隊出征🍮、凱旋👼🏻,我卻從沒想過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時光飛逝,轉眼那個在電視機前看得入神的男生已經在恒达平台附屬第十人民醫院急診科工作十余年了,曾經的夢想雖然偶爾翻湧🦸🏽♀️,但不得不承認已經慢慢褪色。然而,2018年11月🍒,當我看到通知可以報名參加第36次中國南極科考越冬隊醫療保障崗位的選拔時📅,我才發現那個褪色的夢想只不過是被時光裹上了一層歲月的塵埃而已。當希望的微風吹過表面🐱,露出本來的色彩📕,我發現她依然如此耀眼🤦🏽,並且經過時間的磨礪👷🏽♂️🦑,顯得更為醇熟。沒有過多思考,我馬上征求妻子、家人的意見🙍🏻♀️,妻子在表達了些許家庭重擔的壓力後,說你去吧,回來好好補償我們母女倆就行了。
我成行了!
我萬分感謝家人的支持。家人、醫院🐃、科室領導同意以後,我報名參加了冬訓並順利通過👩🏫,成為了第36次中國南極科考越冬隊正式隊員,崗位為南極中山站站醫🧑🏽🏫。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雪龍船從上海出發,到南極中山站的直線距離超過11000公裏🤜🏻,雪龍船要經過赤道🚄,穿越“魔鬼西風帶”👨👧👦,歷時1個多月才能到達目的地。從沒坐過遠洋輪的我5️⃣,這一個月的時光可謂度日如年⬇️,船上捉襟見肘的活動空間🦖,使得每一天都是如此重復、枯燥♾。每一天最大的期許就是開飯的時刻🧫,船上的夥食比我想象中好太多了🖖,雖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是葷素搭配特別營養,每天翻著花樣🕺🏽,大廚技藝超群,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使得我由於缺乏運動量同時攝入了太多熱量,長了不少的肉🤵🏿🏂🏼。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F2/34/F8F40B7408F9AAE676DC7CFEEB0_651D6C52_11A46.jpg)
遠洋航行經常碰到的就是風浪。在太平洋的風浪中,哪怕是雪龍船這樣的萬噸輪都如同一葉扁舟,浪湧帶著船上下顛、左右晃🌭👰🏽♀️,每一次的浪湧,看著椅子在房間裏滑來滑去,看著窗簾拽著窗戶搖來蕩去,我的心都想撐開胸膛了,我的胃想和食道換個位置了🙍🏿。不出5分鐘👏🏼👷🏿,唯一舒服的體位就是把自己擺平🥷,唯一能吃的東西就只有水🧑🏽🎤。俗話說無風不起浪,南半球傳說中的“魔鬼西風帶”是全球風最大的海域,雪龍船要花一周左右的時間越過風帶🏩,這就意味著將有7天左右連續風浪,這些日子裏我基本上只能以躺著為主🙇🏼,實在餓得不行就拿水果和果汁裹腹,遇到風浪略小一點就吃少許的粥或者面,因為多吃一點,就有可能嘔吐出來🫵🏿。
當我睡在床上和胃酸鬥爭的時候👨🏿🌾,更加佩服船上還在工作的船員🃏。很難想象𓀈,這種情境下,船橋上的船長👇🏼、駕駛員還要堅守崗位、正襟危坐🏘、操控儀器,水手們要定時巡查全船,廚師還要做全體船員的夥食。就像人生的軌跡,風浪總是不期而至🍿,我們可能無法逃避,但是當努力克服後,就是另一片天地。
雪龍船從魔鬼西風帶裏穿越出來後,就來到了極區的海域,這裏風平浪靜,白色的浮冰是我們的道路,巨大的藍色冰山默默凝視著我們🗂,仿佛訴說著南極的神秘🧑🏿🎤。偶爾出現的鯨魚噴出水柱,不知道是歡迎我們還是表達另一種情緒。海豹😻、企鵝是我們的觀眾,呆萌地看著雪龍船,目送著我們往更深的南極腹地前進☄️。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7/60/46/4E8C79ECF0C3FCA91062D9C4476_3F5AADD6_161CB.jpg)
“南之極地,處女之地”
南極是世界上最後的無人區,是人類最後發現並踏上的大陸,是世界上平均溫度最低、最幹燥🔃⏮,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這裏沒有原住民。生物的多樣性相比於其他大陸也要單調很多🎍。沒有植被🧍♂️,沒有四條腿的動物,是世界上最貧瘠7️⃣、最荒涼🈂️,對生物來說最難以生存的地區🧑🏽🏫。
但是,人類的探索精神依然讓這片闃無人聲的大陸上出現了150多個科考站,從事著天文、地理、物理、氣象👨👧👦、大氣、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研究。大多數科考站全年有人🚶🏻♀️➡️,每一批隊員都遠離各自的國家、親人👩👩👦,遠離人類文明🏒,在地球上最遙遠的地方工作一年。因此每一個南極科考站都至少有一名駐站醫生,保障隊員們的生理🚣🏿♀️、心理健康。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1/4B/C7/FD6AAD07D2DD98FDCD07AF8758C_3F1CEE09_2499E.jpg)
中山站位於南緯69°22´24´´、東經76°22´40´´的南極圈內,位於普利茲灣內的拉斯曼丘陵🧍♂️🙅♀️,建立於1989年,占地5800平方米,共有各類建築18棟,建築面積7375平方米🛟。同時承擔著泰山站、昆侖站兩個內陸科考站的物資補給和人員休整。夏季最多可容納80人居住工作,越冬隊有22名隊員🧑🏿🦱🙃,是中國目前在南極最大的科考站。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45/6F/6F7381AC41DC14DC1B3A1D72218_AE6BECCD_134CB.jpg)
“越過寒冬👂🏽🧚♀️,越過極夜”
站區醫療單元和大型三甲醫院比肯定是相對簡單了點,但是已經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具備了檢驗科最基本的設備:全血細胞分析儀🦹🏻♀️🍱、血液生化分析儀、尿常規儀👨🏿✈️,擁有手術室、麻醉機🩰🙇🏿♂️、監護儀等設備👨🏽🚀,有覆蓋各個系統的基本口服和靜脈使用藥物,還有一個兩張床的病房必要時供病人“住院”觀察,甚至還有一臺X光機和超聲機🪗。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5/70/B5/85C0F0F5FC9ADF4462C1B7620F6_EDC04381_13834.jpg)
和國內每天在急診一直處於極限忙碌的狀態相比,這裏的工作量著實輕松不少🎒,能夠來南極的都是沒有慢性病的60歲以下的健康人士,絕大多數都是青年人👷♀️🤘🏻。作為駐站醫生,我沒有很多體力勞動,但這裏只有我一個人,除了兒科和產科的問題不會出現,內科、外科、神經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甚至婦科的問題都需要我做出決策和處理🕑,所以挑戰巨大🏃♂️。南極科考加之後勤保障的工作,每天都有大量的戶外工作👩🏽🦳,需要翻山越嶺🏂🏼、踏雪履冰🚦,亦有大型機械的作業,度夏期間還有大型基建工程🙋,這些都是有極高風險的工作。因此每天我都帶著壓力開始一天的工作,總是擔心著有人出現嚴重的創傷,或者是突發嚴重的疾病。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D/82/F0/DBB9633361F6D8CEC0DA61B426B_DB16DFA0_16CCC.jpg)
在這裏,我做得最多的是“有時批評、常常叮囑👼🏿、總是嘮叨”。當有隊員外出作業前,我常常叮囑他們一些註意事項,從根本上預防和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當有隊員做出一些我個人覺得有風險的行為時💁🏿,我會給與善意批評,並且直白地對他們說“你不要給我增加工作量”“我這裏工作最大的成就是整天‘無所事事’”。大家都知道🤫,自己好大家才會好🫲🏻,所以都會相視一笑,點頭理解。好在站上的隊員都很爭氣🫶🏻,雖然時不時有些擦傷扭傷🤌🏿、口腔潰瘍、便秘腹瀉這類小問題,但是總體來說,我始終像個“甩手掌櫃”。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41/3A/D274E34816C9A08ED8B7AB7ADB4_041BDD45_16EC6.jpg)
在中山站,我驚奇於它的瑰麗🙋🏼♂️、魔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壯美的景色也總有看膩的一天。當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極夜”就像一個熟悉又陌生的不速之客悄悄降臨。無論何時,當你從睡夢中醒來🍙,窗外總是漆黑一片,伴隨著剛醒時的懵懂,需要花好長時間去思考,現在是早上還是下午?當近3個月時間都只能在室內活動🤙🏿,鄉愁合並著厚重的孤獨感,每一個隊員漸感心理壓力加大。大家的睡眠情況急轉直下🧧,整夜失眠的情況非常普遍👨🏿🚒,包括我自己♙。每天最害怕睡覺,那種孤獨感填滿了整個寢室✋🏼,在黑色的窗、白色的燈的映襯下🤏🏼,在床上形成了濃度最高的集合,鉆入被窩🤹🏽♀️,仿佛跌入了孤獨的深井🧛🏼♀️,仰臥時那種不安全感籠罩全身,使人局促不安🌞,只能側睡或者俯臥,才能有些許的緩解😓。這是南極越冬最大的挑戰,特別是心理層面,而作為站上的醫生🙍🏿♀️,在保護自己的同時,更要保護自己的隊員。我總是“偷偷”觀察著大家的談話🙌🏼、表情👷♂️、行為,發現言行舉止和之前有較大區別的隊員時🧑🏼🏭,及時和他溝通🚵🏿♂️,帶他玩耍🧑🦼➡️,盡量喚醒積極的情緒🫃🏻。在站長同意下,我組織著各種體育活動比賽🧏🏿♂️,定期放電影,讓大家可以湊在一起,而不是一個人發呆🏊🏻,盡可能用集體的溫暖和運動帶來的內分泌的正反饋,來維持大家情緒的閾值。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1A/91/1027A40B1A5C29A8F1C438C0A3C_10176041_10407.jpg)
好在極夜終有過去的那一天🏄🏻♂️,當太陽重新出現在地平線🙇🏿♀️,陽光仿佛帶著希望照亮了中山站的冰雪👨🏽🏫,也照亮了我們的內心。此時才發現,陽光和空氣一樣,平時不覺重要,甚至還整天防護它,但真的失去又重得之時,才意識到對人類來說陽光是如此不可或缺,不管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
送走了極夜,就意味著我們的越冬工作已經進入尾聲🧑🏻⚖️,經歷了一年的我們此時不約而同突然發覺👨🏼🦳🚧,接下來這一個月就是彈指之間🥫。回想此次的經歷,帶給我頗多從沒有過的人生感悟🙂↔️,在海上搖搖晃晃了一個月後🤦🏿♂️,有幸踏上神秘壯美遙遠的南極大陸🤷,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在孤獨中苦苦掙紮以後🙅🏼♀️,當我們遠離人類的文明,當自己的整個世界只有另外21個人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堅持和不要放棄希望夢想的重要。不懼怕眼前的困難,希望和夢想是一種讓人能自立自強的必需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E4/02/22923FC84CDBE666011CEB007DF_752BD487_1515C.jpg)
一年歲月🧑🦽,往前看似遙遙無期🏋🏻♂️🥕,往回看如白駒過隙。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奔跑,去追求☝🏼,去探索🦔,去實現,去進步👨🏽✈️,哪怕慢一點,只要不停下來,日進一寸,每一寸都是歡喜。
接替我們的第37次科考隊已經組隊,已從上海出發🥇,我們在站上翹首企盼,不舍、留戀,更多的是成長的喜悅👩🏭。(秦忠豪)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F4/71/89E79C428C78A6F64B21A2B5C88_389BDCD8_1802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