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行老集鎮城中村美好社區城市微更新設計大賽揭曉,我校學生獲3項最佳方案獎和1項最佳人氣獎
來源:新聞中心、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時間:2020-11-12 瀏覽🧑🦯:
11月1日🙌🏽,“城市再生長”楊行老集鎮城中村美好社區城市微更新設計大賽終審評圖會舉行。經過歷時4小時的三輪方案闡述👌🏼🧑🏻🚀、評審點評問答與集中討論後👩🏻🎨💼,最終,我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學生鄒川、吳斯妤的方案《汀橋》榮獲任務一最佳方案獎,張慶怡🚕、徐文睿的方案《水木生暖陽》榮獲任務二最佳方案獎🧑🏻💼,許清雲🔵、李特的方案《舟行山水》榮獲任務三最佳方案獎。張芷曼、葛佳的方案《傾蓋》憑借5231張網絡投票獲最佳人氣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4/66/1A/89329FD1E2F75E64F85A690254C_AF26EBEF_18222.jpeg)
“城市再生長”楊行老集鎮城中村美好社區城市微更新設計競賽由楊行鎮人民政府主辦⚔️,恒达平台建築與規劃學院和上海萬科協辦,上海誠衛興置業與FA青年建築獎承辦。賽事組委會確定了項目基地的三處改造點位與三大任務🧛🏼♂️👩⚕️,並面向我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在校學生征集方案。
項目基地位於上海市寶山區楊行鎮,楊行鎮原名白沙鎮,曾是船民上岸落腳之地,90%為外來人口🫷,其老街棚戶與公路有待疏通。此次老集鎮微更新主要解決三大問題:周邊人行道與道路綠化狀況亟需改善;各地塊分散🐧,缺少統一的文化內涵輸出;日間城鎮活力較差,需要公共空間和對人氣的聚集。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2/EE/CC/C7E3F1F13F9B715F4ABDEEB2349_0D5C0294_C16DB.png)
自8月7日開賽以來➔,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師生實地勘察、場地分析👾、社區溝通,針對老集鎮三大改造片區共提出175份設計提案👖,其中35份方案獲得老師認可並進行深化💂🏿♂️。10月17日,經過37位任課老師的評選,深化方案中產生了9個入圍方案。入圍方案公示投票在“楊行發布”及“上海萬科”微信公眾號端口總計得到22494次投票。在11月1日的終審評圖會上,9組入圍方案選手分別進行了理念闡述和評委問答。
大賽任務一是針對橋梁入口廊架及橋梁的改造,方案《汀橋》以全票摘得本組最佳獎。其天橋設計連接起河道兩岸💘、地鐵站和橋下空間,輔以生態激活兩岸空間功能,和周圍環境與條件的契合度高,可行性強。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47/AE/94EEB9E0A1A725DE8BE69FD03A2_6B6B7D42_369E6.jpeg)
任務二是針對街道兩側的景觀設計,方案《水木生暖陽》摘得本組最佳獎,從環境和用戶行為研究出發☝🏿,在不同空間節點提出較為整合的解決方案🪢,並巧妙契合了“暖陽”和“生長”的主題🛌,營造出人們逗留的溫馨場所🟤。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84/E4/CB2496FF8678D4B818E83CBFE9D_D87B724C_2B4E5.jpeg)
任務三是針對公交站及施工圍墻的設計,方案《舟行山水》摘得本組最佳獎。“寶山”之名來自人工築堆土山,該山曾用作航海標誌,方案《舟行山水》的“山👩🏼🌾👄、河、舟”意象源於此,並力求占地更窄地去豐富公交站的造型,讓陪伴與互動、趣味與詩意兼得💆。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6/E1/55/BA0E9556C125E05B11059F80E3A_CC58B69A_22653.jpeg)
在任務三的設計方案中,最佳人氣獎《傾蓋》的設計概念最令評委稱道。其典故出自“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又以楊行紙傘這一傳統文化產物為靈感進行結構,搭建起人與人之間、人與社區之間的聯系🧑⚕️,用古意賦今日以溫度和改變,立意非常巧妙。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B/26/B1/9192CFDCC92EE54466D5FAEBBFB_9CFA9182_2CCC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