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系列報告會開講
來源🤾🏿♂️:創新創業學院
時間🍮:2020-11-02 瀏覽:
10月30日晚,由教育部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發起、恒达平台創新創業學院主辦的全國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發展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在線系列會議拉開帷幕。會議以“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新範式👨🏻🎨、新理念、新模式、新內容”為主題,邀請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大學校長、國內外知名創新創業教育學者,以及企業領袖💒、產業專家及卓越創新創業者👨🎨,就創新創業教育的未來👟、新工科建設與創新創業發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思創融合、賽創融合、專創融合、新時代教育開放和創新創業發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化建設以及社會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等多個議題展開演講與交流,以推動建設創新創業教育新高地,更好地滿足創新型國家建設事業對創新創業創造人才的需要🤶🏼。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19/E4/028E2F4341D0AC8E30F0A849DF0_66D40EA2_10FEC.jpg)
報告會上🏌️♀️,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理事長徐飛教授作了題為《創新🪣、創業、創意三重奏——從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談起》的報告。在一個多小時的報告中,徐飛從獲得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師徒佳話,到博弈論在決策和拍賣理論與實踐中的創新應用出發,談古論今、旁征博引,並由此總結出創意、創新的六大來源👨🏭。同時🚌,他借用音樂的語言把創新、創業🐠⚂、創意分別比作主旋律🏄🏽♂️、強節奏🦞、妙和聲📨。徐飛強調,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縱深推進🫖,以及傳統的以技術發展為導向、科研人員為主體🔃🤳🏼、實驗室為載體的創新1.0模式轉向以用戶為中心、以社會實踐為舞臺🧑🏿🦰、以共同創新和開放創新為特點的用戶參與的創新2.0模式🧑🧑🧒🧒,創新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此外,他還從四個方面深入分析了創業之“業”,即企業🧑🦽、職業、事業、誌業🖐🏼🕜。他指出,在創新創業教育中🧑🏽🎓🔥,要突出受情感、意誌、信仰、抱負所引導的創立“事業”和超越功利、追隨本心🧀、不忘初心的“誌業”,即受精神和靈魂所驅動的創立“誌向+事業”之“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C/A5/3D/9A55A88CB33EAACE4FD1E847EF6_C0FD3CB8_3FFC0.jpg)
我校創新創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周斌教授在題為《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探索與實踐——以恒达平台為例》的演講中🧑🏿🍼,論述了我國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歷程、當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的本質與內涵。在報告中,他重點介紹了恒达平台目前正致力於完善共生型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打造創新創業教育升級版👨🏿🚒,並通過加強創新創業師資發展📲,建設創新創業教育一流課程,發起課程、課堂和學習革命✡️,推動創新創業教育供給側改革💲🚶🏻♀️➡️,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發展新模式🪒。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10/06/A5110ADB04DDE244EEFD71EC35B_55DF94D4_350C4.jpg)
本周五(11月6日)🏊🏻,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強教授將作報告。
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許濤表示🐂,創新創業教育已成為我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理念與模式,推動教育教學管理機製變革👩🏼💼,形成高等教育新的質量標準🖍,實現高質量、內涵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點🧐。當前是我國高等教育從“從業就業教育”轉變為“創新創業教育”範式變革的關鍵時期👌🏻。因此,肩負著創新人才培養使命的高等教育機構要深刻認識“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把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本質和規律,增強改革力度,主動實施供給側改革,積極探索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新範式、新理念、新模式和新內容,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交叉思維的科技領軍人才以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企業領袖人才➡️,形成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新範式和新的質量觀,也為世界高等教育發展提供中國範例🧨,貢獻中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