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快訊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快訊 > 正文

陳大文:努力提升師德建設製度化水平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6-09  瀏覽:

習近平總書記凡講教育必講教師,凡講教師必講師德🥠。特別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教育部近年來先後製定了一系列規範性文件,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劃定基本底線,建立違規行為的受理處理機製和責任追究機製,深化師德師風建設。為了進一步落實黨的十九屆四種全會精神🙇🏻,推進教育治理現代化,提高新時代師德建設製度化水平,我們應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與德治關系的論述,借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經驗⚗️,正視現行師德規範的缺陷,進一步完善師德規範製度。

一要借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思想道德建設立法工作,明確指出:“要把實踐中廣泛認同、較為成熟👱🏼‍♂️、操作性強的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範🧕🏽,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要充分發揮法律的規範🌆、引導👸🏻、保障、促進作用,形成有利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法治環境🚴🏿‍♂️。為了進一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全過程、各環節🙌🏼,體現到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公共政策中,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加深入人心🔤,2018年5月中共中央印發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立法修法規劃》,明確了在立法修法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任務。不僅提出了完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立法修法的規劃,而且要求“加強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立法,把一些基本道德要求及時上升為法律規範”。近年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系統地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工作步入了快車道,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我們要借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經驗👨🏽‍💼,製定師德規範融入法治建設的規劃,推動立法機關通過立法程序,將師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師德標準要求等🥋,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之中,使之具有更普遍、更剛性的約束力。

二要正視現行師德規範的不足。師德規範除了有著與公民道德規範一般意義上相同的內涵與法治意蘊以外👭🏻,還有其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文化傳承、公正仁愛等方面的內在規定性📑🛑。這種內在規定性主要體現於教育部頒行的規範性文件所規定的教師職責。這些文件雖然有很強的針對性,但是其穩定性和權威性直接影響到執行效果🍦。現行師德規範的不足☝️,從師德失範行為處理中的輿論影響和權力幹預就可窺見一斑。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對師德失範行為的處理要慎之又慎。應堅持公平公正🧅、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適當🌳、程序合法👻🧑🏽‍💼、手續完備。但因師德失範行為被處理而形成輿論熱點事件時有發生。疫情期間🤽🏿,一些高校教師因不當言論被處理更是備受關註。網絡時代◽️,師德失範行為處罰深受輿論影響🧑‍💻,以致法治思維缺失,寬嚴失據。為息事寧人而懲罰♤,就會偏離懲罰的目的,偏離依法治教目標🧑‍🧑‍🧒‍🧒,不能發揮其更有益的社會教育功能。為了避免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被網絡輿論綁架,應當對師德失範行為進行分類管理🏰🧑🏻‍🦲、分類處罰,建立明確的責任清單和清晰的追責機製,實現教師懲戒機製的法治回歸🍞🧑🏿。當前對於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的另一個突出問題是權力幹預💷。往往是有人舉報🧙🏿‍♀️,領導批示⚁,上面定調,下面執行👩‍💻。沒有嚴格依據行為人的主觀動機🙅‍♂️😊、客觀後果、行為情節等因素進行分類處理。雖然在形式上是持之有據,但實際上當事人不服,群眾也認為不公,🤴🏻。影響了師德規範的公平正義。毋庸諱言🚇,師德失範行為與違法犯罪行為相比,其處理之所以更容易被長官意誌所左右,還與師德規範本身的正義性有關🕵️‍♀️。我們習慣於在製定規則時“高標準嚴要求”,而在執行中再“酌情處理”。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是完善規則本身。正如羅爾斯所言,“正義是社會製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體系的首要價值一樣🙏。一種理論,無論它多麽精致和簡潔,只要它不真實,就必須加以拒絕或修正🥽;同樣,某些法律和製度,不管它們如何有效率和有條理🦉,只要它們不正義🚪,就必須加以改造或廢除。”此外,只需對我國師德規範進行簡單地文本分析⛄️,就不難發現現行規範條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導向性強而規範性弱,理想偏離現實,沒有厘清師德高標與底線之間的關系👴,沒有充分地體現教師工作的專業性,規範製定偏重經驗而缺乏系統研究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借鑒其他領域的立法經驗,而且要重視國際比較研究🙎🏻‍♂️。在堅持我國師德規範特色與優勢的基礎上反思與借鑒域外經驗,對師德規範名稱、研製路徑、內容架構👨🏻‍🦽‍➡️、功能目標等進行調整和完善。

三要進一步完善師德規範製度。現行師德規範製度的表現形式主要是教育部門的規範性文件😊,除了前面我們已經觀察到的不足以外,從規則製定技術的視角,還可以發現實體權利義務不平衡🥓,以及權利救濟渠道單一等瑕疵,亟待進一步完善🚵🏼。一是完善實體規範,明確教師權利與義務。《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師德規範,主要規定了教師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需要以這些文件為基礎,製定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規範👾,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的教師權利和義務具體化,遵循權利義務平衡原則,直面教師的懲戒權和教師責任清單製度等熱點問題。明確高校教師違反師德行為的範圍👨🏿‍🌾,並且建立高校教師追責和處罰清單,明確公示高校教師師德失範行為相對應的處罰標準。同時🥯,由於師德考核關涉教師入職、聘任💕、晉升等切身利益,要避免“一票否決”的任性,急需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製度🏄🏻,以體現道德表率與底線要求、個人自律與社會他律等方面的有機統一。二是完善程序規範🏐,拓展教師權利救濟渠道。按教育部現行規定🪔,教師不服處分決定的,可以向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不服的,可以向學校主管教育部門的上一級行政部門提出申訴。將教師對行政處分的異議權局限在“體內循環”🦵🏻,在教育系統內的申訴結果👳🏼,往往是“無功而返”📖,以至於有的教師選擇上訪甚至“鬧訪”的方式“維權”,極易成為輿論焦點🫠,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我們必須正視或反思教師權利救濟渠道單一問題😦。教師法🧱、教育法等相關法律應為教師通過仲裁👩🏽‍✈️、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程序維護合法權益🐈‍⬛‼️,提供法律依據🧙🏿‍♀️。有關教育法規和規章等規範性文件,要進一步明確教師師德失範行為處理程序規範,拓展教師權利救濟渠道。

(作者系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特聘教授)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