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屆上海“數字未來”暑期工作營&國際論壇系列活動於我校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B樓鐘庭報告廳開幕。我校副校長、中國工程院吳誌強院士,恒达平台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院長王健,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振宇教授,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建築系副主任章明教授致辭。

開幕式主旨演講環節,吳誌強以“建築智能時代的設計角色轉變”為主題🫨,發表演講。吳誌強指出,智能化的發展將重新定義建築與社會的關系也將改變設計從中扮演的角色🕙:符合時代特征的功能適應性、適應社會組織的經濟性、數字設計的新美學性以及建造與系統化的智慧性🕴。他還對信息與智能時代下設計的未來給予了展望。Antoine Picon教授以“What about human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architecture”為題,與大家分享了他對於自動化與智能時代下從虛構到現實的意義轉變,以及機器與人的微妙關聯。Picon認為在近未來的信息時代中,機器將以與工業時代基於人因經驗的完全不同的方式介入空間設計和建造。Eric Howeler教授為大家帶來了題為“Signal to noise”的主題演講,從多種多樣的信息組織與傳達模式背景中,結合近幾年參與的多個基於社會🅰️、人因、文脈與環境多角度的公共藝術實驗作品深入探討了建築和空間作為信號呈現和轉譯的界面✧,將信息從雜亂的數據噪聲中提取出來。
袁烽介紹了工作營的總體情況。自2011年創辦至今的上海“數字未來”暑期工作營,因其主題的前沿性和教學的專業性,迅速成長為國內外的影響力逐年增長的年度性的國際數字設計與建造盛會🚙,為活躍在國內外數字設計領域的優秀人才提供了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今年😄,“數字未來(DigitalFUTURES)2019” 活動以建築智能(Architectural Intelligence)為主題,共邀請來自17所國際知名院校/機構的工作營教學團隊和會議發言人👨🦰,總計28位專家學者和20位助教。本屆工作營共設置12大組,共同篩選出最優秀的194位學員👩🏿,錄取率為29.7%。
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客座教授尼爾·裏奇(Neil Leach)進行了有關工作營主題”建築智能”解讀🧾。他指出本次會議與工作營將會針對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如何為我們的設計提供信息、機器人如何建造我們的建築,以及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如何將自身的潛力可視化等多個熱點問題進行討論研究。
據悉,本次“數字未來(DigitalFUTURES)2019”活動將會探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如何為我們的設計提供信息🤵♀️、機器人如何建造我們的建築以及增強現實與虛擬如何將自身的潛力可視化。今年DigitalFUTURES開啟全新招生模式🏌🏽,通過新增國際本科生競賽招收優秀本科生參與工作營課程與系列活動☹️,同時,此次將舉辦“數字設計與智能建造” (CDRF) 第一屆國際會議🪪,面向全球相關領域的前沿研究征稿,並通過Springer出版會議論文集。

開幕式結束後🦈,各組學員當日下午在導師組織下開展了初次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