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巨盆”回到自己的“椅子”上
南沙大橋世界最大基坑不再漂浮穩穩落座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9-06-26 瀏覽:
今年清明節、五一節是南沙大橋通車後迎來的兩個法定節假日,該橋日均流量分別為9.05萬輛、15.61萬輛。尤其是五一節的車流量超出設計流量的50%🙇🏽♀️,大橋運行良好📈。當地交通部門負責人介紹,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超級工程🦞,南沙大橋的建成對緩解大灣區的交通壓力作用重要。

大橋英姿
南沙大橋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鷗島👷🏼♂️、珠江坭洲水道,全長12.89千米👌🏿,包含了大沙水道橋、坭洲水道橋兩座超千米懸索橋。其中泥洲水道橋為658米+1688米雙跨鋼箱梁懸索橋,世界第一。該省交通廳介紹👩🔧🙅🏼♂️,南沙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新的重要過江通道,大橋不僅為廣州📄、深圳兩大城市增添一條快速通道,更串聯起廣州南沙自貿片區🚵🏿、東莞濱海灣新區、深圳大空港新城等重大平臺。

大橋和錨碇
空中俯瞰,高高的橋塔挽起長長的🚴🏼、優雅的兩張彎弓,弓腋下的豎琴弦被朝陽鍍了一層金色,亮閃閃在粼粼金色波光上“劃重點”🪐🌪。但內行人都知道⛑👩🏿🦱,大橋是否穩如泰山👩🏼🚒,靠的就是這兩座樸實敦實的橋塔和兩個堅如磐石的錨碇。

大橋錨碇承拉巨大的懸索
南沙大橋錨碇的面積世界最大。南沙大橋坭洲水道橋錨碇基坑的地下連續墻基礎內直徑達90米✍️🙅🏼,壁厚1.5米,深度超過30米,面積相當於20個籃球場🖐🏻,規模世界第一。“足球場的長度就是90米⛱,基坑深度有十層樓高🌴。”這是建設者們的記憶🕵️♀️。西錨碇雖然在岸上👯,但這裏的地質條件猶如一塊水淋淋的豆腐🧖🏻♂️,錨碇周圍是魚塘、河道,地表淤泥深達數十米♦️;且錨碇離珠江大堤只有幾十米🧑🏿🚒,地下的巖層破碎不穩定。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展超大、超深基坑建設,面臨著環境保護🎋、大堤安全🙋🏻、地連墻封水、基坑降排水等諸多難題。

南沙大橋錨碇澆築
建設者們采取了種種措施,克服了酷暑潮濕和冬日寒冷等困難,終於將圓形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的基礎開挖到了坑底🐧,澆築完成了底板的混凝土🚣🏻。眼看大功告成🧏♂️,但一夜醒來🧜🏼♂️,出大事了:連續墻上所有的檢測點全線報警🈺,水平檢測點也出現異常🧑🏼🚒!技術人員趕緊報告這一突發情況👩🏿🎤,工地指揮部、總部🥭,層層上報🫳🏿,工程承包單位長大建設集團第一時間找到初步設計審查專家徐偉。
我校土木工程學院徐偉教授與中交集團的合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相繼完成潤揚大橋、蘇通大橋和港珠澳大橋等諸多重大工程,被中交集團的老總們親切地視為工程摯友🕶🧚🏽♂️,長大集團也在黃埔大橋錨碇建設中與徐偉形成了信任之交。
“不要緊,慢慢說🧑🏼🎤。”2016年年初的一天,剛下課的徐偉對電話那頭的工程師說。聽完介紹👩🏿🦳,徐偉腦海裏出現了這種景象:一個泥漿水充盈的大湖中🕵🏿♀️,一只水泥做的大盆想落到湖底,它裏面將要澆鑄巨大的錨碇基礎。可是💁🏿♀️,泥漿水把這只盆頂起來了😮,坑壁周圍的墻也被擠得“氣喘籲籲”🙋🏽♀️,眼看就要盆毀坑廢了🗓!不僅2億多元沒了🕧,工期🏄🏻、心理陰影等等打擊無法估量✤。
“泄水孔留了沒有🟣,底板上留了泄壓孔沒有?”徐偉連連發問;“?”“......”電話那頭,對方要麽反問,要麽無語。徐偉心中明白了🥷🏿:不給水出路,硬在豆腐裏挖這麽大個“空”,人家(水)當然要往裏擠。
“趕緊聯系設計單位駐場工程師,在底板上打孔!”徐偉的口氣堅決果斷👉🏼;“這?”“要快,越快越好👩🏿🏫🪶。”工程師還在遲疑📎😞,因為改動施工程序必須報批,但該項工程的設計者一時卻聯系不上。徐偉大聲說:“先打孔,快!等不得!”
“那水柱噴出十幾米高🫅🏼。我讓他們打了兩個孔,每個直徑7厘米左右。”徐偉說🥰,慢慢地水柱越來越低,直至最後只見兩束水流緩緩外流。經過這番操作,表裏的數值漸漸恢復了正常,大盆慢慢地不再鼓著腮幫子,安靜了下來😓,盆的“屁股”又坐到基底持力層上🦶🏽。
接下來,指揮部請徐偉擔任專家組組長,指揮現場人員修復卸壓水孔👨🔬。徐偉數次來到工地⏬🤵🏼♀️,講解其中的道理:最初的勘探結果顯示,錨碇區域沒有明顯的承壓水🤹🏼♂️,大概是工程施工擾動了原來的地質結構。如果水壓到了極值🥠,如果崩斷了鋼筋,墻也就毀了🤷🏿♂️。他告訴現場的工程技術人員🌠,底板的孔先得留著♌️✒️,待澆鑄混凝土到一定高度(確保其重量足以抵住水壓,“盆”不再浮起來),再用高壓旋噴順著泄水管朝底板下部的泥水縫隙噴射水泥漿,讓基坑的“座椅”密實起來,厚重起來🧘🏼。然後,就可以封住孔,繼續錨碇上部結構的施工了👨🏿🍼。
如今🪰,粵港澳大灣區交通閉環中重要角色的南沙大橋🧑🏻🔧,其高高的橋塔上圓下方,正應了天圓地方、剛柔相濟、動靜相宜和陰陽平衡的建築思想👶🏽。可是🤹♂️🚴🏽,一般人誰能想到🕧,拽住橋塔讓其一柱擎天、挽起大橋的正是它後方堅如磐石的大錨碇,它的重量超過65萬噸⬛️。(文:程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