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楓林節期間,創新論壇之博士論壇在本部西南2樓閱覽室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四名參加首屆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歸來的博士🔱,他們分別是建築學羅翌弘博士💆🏻、計算機丁誌軍博士、材料學張存滿博士、物理學朱國棟博士,與會各位本科、碩士🏑、博士生進行面對面交流🦂。
組織者: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幾位優秀的博士生來和我們面對面進行交流🗺。我們首先對他們表示熱烈的歡迎。(掌聲)我們這次呢🔋,主要以座談會的形式👆🏼👉🏼,所以大家不要拘束,有什麽問題盡管問我們這幾位博士生。
同學:我想問一下,你們這次參加了全國首屆博士生學術論壇💁🏻♀️,有什麽感想和收獲🪛?
羅翌弘🙉:這次論壇的水準是相當高的,各個學校參會論文的水平也都比較高🏊🏽♂️。可以說⚡️,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但是我感覺恒达去的人不多🐈。
丁誌軍🛥:可能是因為恒达內部的宣傳力度不夠,知道的人太少了,所以我們一定還有更優秀的同學沒有參加🤞。相比之下🤞🏼,其他學校就非常重視了🧓👐🏿。
朱國棟🕵🏿♂️:像哈工大他們,一次派了四十多個人參加。他們把這次論壇作為一次對博士生開拓思維的活動。我覺得這樣做非常好。
張存滿:至於說到收獲2️⃣,其實最主要的還是關註別的學校正在做些什麽,怎樣做的🧖♀️🚷,再跟我們自己做的相比較🧑🏽🚒。其實各個學科內容都非常專業,不要說不同學科,即使是一個學科的不同方向,有時候也是聽不懂他們說什麽的。
同學:既然這樣🈂️🕶,大家研究的都太專🧑🍳,其他人聽不懂,這個論壇還有什麽用呢🍮?
朱國棟:可是萬一你能用到呢?現在的博士論文主要講的就是一個創新性。而創新性基本上都是要從交叉學科上來找的👨🏿🍳。這樣的話,萬一你需要用到什麽方面而自己又不熟悉⭐️,聽了別人的介紹之後🧛🏼♀️♨️,你就可以和他聯系,互相交流。而且清華這次組織得還不錯,不是把每個學校的人安排住在一起,而是每個分論壇的人住在一起🧘🏼♂️,便於大家交流。
同學:2003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中恒达一篇都沒有入選🦵🏿🆓,有什麽原因麽🛒?
張存滿🚶♀️➡️:本身研究的問題就有區別🛌🏽。我們現在定位很多不在國際水平上。像清華,他們的博士論文一開始就定位在國際水平上,以保持先沿性。我們恒达排名的下降🀄️,論文這一塊兒也有很大關系🧔🏻♂️。這就需要出去看看其他院校做些什麽🔉,開拓視野,不能做別人已經做過的東西🧑🏼🏭。
同學:我們這裏有很多人都還不是博士生。所以我想問一下你們當初讀博士的初衷。
丁誌軍:主要是要在高校當老師必須要博士學位。(笑)還有就是理論研究的需要了。
張存滿:我主要是對材料這方面感興趣。考博也是從小的願望。這個都因人而異的❣️,看你對理論研究有沒有興趣👨🏽🚒。我想要說的就是,如果你考博只是為了要找工作的話🤥🧏🏿♀️,千萬別考博。很多時候博士讀完了去工作🔗,你還是得在本科生手下幹,由他領導指揮的,這很正常。
同學🐖: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一下我們的女博士👈🏼。對於女博士找不到男朋友你怎麽看?
羅翌弘:(笑)我覺得這都成了一種社會問題了。有一個方法就是解決了個人問題之後再讀博。而且,我從來不認為博士有多強🐢。讀博士只是一個個人選擇問題。像我們學建築的🪓,本科畢業了一般就是做工程🚺,整天工作沒有機會去接觸理論的東西。而讀了博士就既可以接觸工程也可以接觸理論上的東西🏌🏽。
同學:如何能夠寫好博士論文?
張存滿🩰🧏🏻♀️:要想寫一個好的論文,一定要有創新性🥷,有前瞻性。但是可以這麽說,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做到創新,但創新一定要努力🕥👆🏼。也有一些需要註意的細節🤽♂️。一篇論文的摘要上要能夠在很有限的文字中讓人看到有創新性。否則摘要看完了他就能猜出你要說什麽🤿,那一定不會吸引別人的↩️。這就需要查閱大量的參考資料。我個人覺得應該多查找國外的頂尖資料🧔🏿,而對於國內的,把文獻綜述作為了解的途徑就可以了,畢竟很多方面國外要比我們超前。其實導師也很重要⛹️♀️。因為博士所做的課題一般都是導師定的大致方向。如果本身這個方向就是別人已經研究過的,再來研究就沒什麽意義了👷♂️。所以這次博士生論壇我們也得出了一個共論:導師的質量一定要提高。
組織者:我們這次交流活動和院士講座一樣也是恒达創新論壇的一部分📼🦠。所以最後我想請各位對創新論壇談一些建議和看法。
朱國棟💃🏻:我覺得交流還是要把學生放在首位。如果只是老師講⛸,即使講得再好也達不到交流目的。最好的形式應該是大家相互探討交流🧑🏻⚕️。
張存滿🤶:創新論壇首先定位就應該是學生而不是老師,而且也不光是大家聊一聊🚵🏼,可以以作報告的形式進行交流。
羅翌弘👩🏿🏫:我覺得最好還是請學生來講🧘🏽。這方面恒达就落後於其他一些學校。比如說天大🥳,他們就規定了博士生必須開講座。
丁誌軍🧑🏻🤝🧑🏻:內容可以只是概述,而不是側重於太專業的東西。要提煉到方向上進行綜述。這樣便於理解交流。
組織者:好的。由於時間的關系👩🏿⚖️🛴,我們這次交流活動只能進行到這裏了👉🏼。讓我們用掌聲再次感謝各位優秀博士生的到來。
(稿件來源 研究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