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頗為與往不同,是SARS過後的第一個的假期,上海又經歷了近50年來未見的連續高溫🏋🏼,網絡學院本著 "服務社會🥎、增長才幹" 的宗旨✔️,組織01建築工程與信息技術專業的同學們參加了為期三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康健街道🔹,同學們體會了新型"馬大姐"的辛酸苦辣,並承擔對居委幹部進行信息化技能培訓工作。指導上網收發郵件👩🦼、安裝社區信息系統(MIS)、維修和更新數據庫等等。在閘北區精神文明辦參加了"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的調研活動,歷時一個月🤽🏻,完成了《關於當前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現狀的調研報告》👩🦰。文明辦的同誌肯定了這份報告的價值🫲🏿,並將它推薦到市文明辦。另外還參加了黃浦區"終生學習周"、場中路街道"百萬家庭網上行"、趙家橋居委會愛心夏令營等活動🧎🏻♂️。
被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參加實習的部分學生直接參與了上海市參加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的籌備工作👵🏼,承擔了市殘聯一定的外事接待活動,個別學生還當了現場翻譯📚。在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第四次代表大會開幕之際🧘🏽,我們的同學為大會做了大量的文字資料排版工作🕐。
在上海建德南郊工地,學生們更是接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專業實踐知識。看繁雜的效果圖、結構圖🚶🏻➡️、給水排水圖、配電圖、配筋圖,做詳細的數據核對計算,身臨第一線的現場施工🪪,作為結構設計專業的學生,完完全全經歷了一次專業考驗🪽。
正如網絡學院學生工作的吳老師所說,這是網絡學院開展社會實踐的一次嘗試,在實踐中,學生對社會有了更親密的接觸🔇,既增長了才幹,又豐富了知識🙅🏻,更檢閱了專業技能♿️🧯,學生付出的是汗水與艱辛🔉,收獲的是可貴的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