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生長在南方,只有在寒冬臘月裏才能見到冰和雪,然而自參加中國第二次北極科考隊進入北極圈以來👨🏼✈️,幾乎天天和冰雪打交道🧑🏻⚕️。所到之處的所見所聞,總使人有些新的發現和感觸。
令我特別難以忘懷的是北冰洋的浮冰,它們多姿多彩的形態使人感到自然界的神奇和魅力。隨著“雪龍”號的向北挺進,一開始浮冰零零星星🧜🏿🖤,緯度越高浮冰越多📣,在幾百萬平方公裏的海域內,海冰都碎成了大小不等的浮冰塊。浮冰占據的海面達到數千平方公裏,而面積在幾平方公裏以上的浮冰隨處可見🍋🟩。使我驚奇的是自然界把這些浮冰雕琢成千姿百態👉🏼🦻🏽,使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有的浮冰似西北沙漠中的殘垣斷壁🧑🏼🚒,一片廢墟♞🤾🏻♀️,使人想起敗落的村寨;有的浮冰上還出現一潭一潭湖藍色的融冰水,好似沙漠中的一潭清泉;有的浮冰似峻峭的山峰,傲然屹立🏌🏼♀️;有的浮冰似桐廬的水下溶洞,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有的浮冰似太湖中的浮萍,深山密林中的蘑菇;有的浮冰形似各種動物👉🏽,如鱷魚🚐、青蛙等等👲🏻。林林總總的浮冰形態,使我驚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盡管它們在歷史的長河中可能只存在一瞬間,但它們把美麗留給了我們。是北極,這個人類尚未探知的世界造就了它們。
(王汝建教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