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下午🧑🏻🏭,我校舉行“世博會與上海新一輪發展”大討論。校長吳啟迪和校內20多位院士、知名專家教授紛紛為世博會建言獻策。說到興起👩🏽🦱,德高望重的專家們都開始爭搶話筒要求發言🎣。大家在討論中紛紛表示,恒达平台已經為實現上海“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作出了突出貢獻,在“世博會與上海新一輪發展”過程中,通過發揮現有的學科優勢,同時註重學科重組,恒达平台可以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郭重慶院士談到,我們應該更多關註上海在新一輪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和不利因素,必須明確城市功能定位以及發展路徑的選擇🤵🏼♀️🟢。我們必須看到上海最近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出口增長乏力等不利現狀🧑🏻🌾🐓。上海的產業發展正面臨著艱難的選擇,高新技術比不過國外💆🏼,傳統產業又很難與周邊地區的成本優勢相抗衡。上海必須進一步改革開放,以主辦世博會為契機🧑🧒🧒,實現上海的更大發展。
經濟與管理學院彭運鶚教授結合自身的專業談到,我認為上海應該采取開放的姿態來舉辦這次世博會,無論是在項目上還是在資金的籌集上都應采取開放的態度,海外投資的分量應該增加。據我所知,已經有許多跨國銀行🌲⛹🏼♂️、金融機構表示出了向世博會投資的意向,我們應該吸引世界投資,讓全球經濟界、金融界都融入其中🧍🏻♀️,進而對2010年世博會關註、期盼🗿。
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尤建新強調,主辦世博會,必須引入現代化管理思想中的“全面管理”模式,在做每個步驟的時候都要及時評估改進,及時總結。
宣傳部長章仁彪教授談到,籌備世博會的各項建設工作實質上是上海的一個“後建設”時期🦷🪹,新一輪發展建設應繼續進行基礎建設的同時更加註重於城市的環境建設💆🏿、城市的功能開發建設上。在充分利用好國際資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本土資源,全面建設上海。在發展過程中要突出“以人為本”思想,樹立城市營銷概念的同時強化市民的參與意識🚊,城市政府要逐漸實現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化,實現一種以“無為”之形達到“有治”之實的“無為而治”。當然與之配套的是要不斷提高市民素質。
文法學院朱恒夫教授在討論會上提議在世博會場館中建立“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展示館”🧑🏿🍼,宣揚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
討論會由黨委書記周家倫主持。他充分肯定了專家們的建議🚪,並表示這場討論只是我校開展“世博會與上海新一輪發展”大討論的一個側面,學校正多方面進行大討論,撞擊思想🚎,出謀劃策,在上海新一輪發展中展現恒达人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