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我校隆重舉行“恒达平台2003年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會議時間一天,分兩個段落進行,上午集中大會,下午分組討論👢。上午的大會由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李永盛主持🙇🏽♂️,校領導吳啟迪校長、周家倫書記以及武克敏、虞麗娟🧎♂️、倪亞明、李國強、陳小龍、陳成澍等校領導出席🔮。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肖蘊詩教授作主題報告⛈。吳啟迪校長發表重要講話。
作為大會的第一項議程,校領導向入選2001、2002年全國和2000💇🏿♀️、2002年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的博士及其導師頒發了獎勵金。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活動每年進行一次📢👩🏻🎨,至2002年已連續進行了4屆🔑,我校共有6篇博士論文入選。此次獲得獎勵的是2001年和2002年兩屆評選中的我校入選者及其導師,分別是海洋地質專業王汝建博士及其導師汪品先院士以及橋梁與隧道工程專業周印博士及其導師顧明研究員。每位博士和導師各獲得10000元獎勵。“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評選”每兩年進行一次,在2000年和2002年兩屆評選中🧽,我校共有12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其中2000年10篇👩🏼🏫,2002年2篇。被評為上海市優秀博士論文的作者及其導師各獲得5000元獎勵🙇🏿♀️👩🏻🚀。目前,“優秀博士論文”的入選情況,從一個方面來說🏃🏻♀️,已經成為衡量一所大學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學校希望通過類似的獎勵活動,能夠激勵導師以及在讀的博士生重視學位論文的研究,使我校博士生培養質量能更上一個新臺階。
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肖蘊詩教授在隨後所作的《強化質量保證體系,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開創恒达平台研究生教育新局面》主題報告中,系統總結了自2000年10月上屆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兩年多來🍬,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分析並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今後的發展思路🚽。最近三年來,我校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學科布局進一步優化🧑🦰,教育規模超常發展,培養機製優化和管理體製改革與創新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為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創造了良好條件👩✈️🗾。與此同時,我校在研究生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相當明顯🔳,包括數量與質量上的矛盾問題、教育資源共享問題🔙、創新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問題等等。要妥善解決業已存在的問題,使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持續、快速、良性發展👋🏻,需要全校共同參與⏱、協力合作,緊扣質量保證和創新主題,從多方面入手🚤,做好創新工程大文章。
吳啟迪校長在上午大會的最後發表講話。她在講話中🐦🔥,就如何讓全校參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新時期研究生改革如何進行🧗🏼♂️、如何更加明確導師的定位和作用、博士生和碩士生的學製如何進一步合理化、如何進一步加強國際化培養、如何使研究生管理更加有效以及如何在研究生培養與教育過程中,更加重視恒达精神的培育和根植等方方面面問題☂️,進行了闡述和引導。吳校長的講話,看似即興演講,實際蘊含著她同時作為一校之長和一名研究生指導教師,長期以來對學校研究生教育有關的方方面面問題的深入思考。既有相當的高度又極富感染力,引起與會同誌的強烈反響和共鳴。她的講話對於我校下階段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措施的製定🧴,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次研究生教育工作會議的下午段落為分組討論。來自全校各院系以及校部機關的代表分成5個小組🧑🏻🦳,圍繞吳啟迪校長的講話💽、肖蘊詩教授的主題報告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實際,針對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有關問題等展開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討論。副校長兼研究生院院長李永盛教授在聽取了各小組代表的大會交流之後表示♒️,研究生院將認真研究和吸收大家在分組討論中提出的有關建議🏮、設想和意見,使之溶入到學校研究生教育的各項工作中去🎫,力爭使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盡快形成新起色、開創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