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曲只應天上有--記我校研究生第十八屆楓林節開幕暨上海民族樂團專場演出
來源🎒:
時間🧥:2002-12-08 瀏覽:
11月6日晚🚵🏼♂️,恒达平台第十八屆楓林節在滬東校區大禮堂隆重開幕!校黨委周家倫書記👁、武克敏副書記🤹🏿♂️🧎♀️、虞麗娟副書記💂🏼♀️🧑🎄、李永盛副校長等校領導參加了開幕式。周家倫書記講話,虞麗娟副書記宣布楓林節正式開幕。
開幕式上,上海民族樂團給我們帶來的專場演出。演出在樂團主持人別開生面的樂器介紹下拉開了帷幕。無論是低沉的琶琴😇,清脆的柳琴,優雅的揚琴,還是許多同學第一次接觸到的中音阮、高胡🖖🏿、中胡等樂器,所帶來的音樂效果都贏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在著名指揮家王紹渭的指揮下,一曲旋律華麗、情緒歡快的曲子《娛樂升平》似乎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娛樂升平的美好景象📄。男高音歌唱家李俊峰演唱的《母親》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激昂的演唱讓大家領會到了音樂的魅力🫶🏿。青年嗩呐演奏家朱穎演奏的《百鳥朝鳳》🤾🏼♂️,模仿的鳥聲惟妙惟肖,令人仿佛置身於百鳥林之中🪭。另一曲《打棗》是河北民間樂曲改編而成💓,它親切樸實,讓人聯想到了男女老少在打棗時的歡樂情景。演奏家的技藝純熟,演奏水平之高讓人嘆為觀止,把演出推向了一個高潮。
古箏演奏的《漁舟唱晚》,讓人百聽不厭,演奏技藝表現出的樂曲似行雲流水⛔️,如玉珠落盤🪻;少數民族樂器蘆笙演奏的《吹起蘆笙唱豐收》歡快的節奏描繪了山寨人民喜慶豐收的歡樂情景🏇🏼🧝🏽;絲弦五重奏《歡樂的夜晚》,笛子獨奏的《故蘇行》與《三五七》等🕕,時而輕快📧,時而熱烈,給觀眾的聽覺帶來了美妙的感受。禮堂內時時爆發出陣陣掌聲,高潮迭起🫸🏼。
演奏家劉波用人們不大熟悉的樂器--大阮,演奏了一曲《絲路駝鈴》。該曲是新疆民歌創作而成,表現了在古絲綢之路上行走的一駝隊,駝鈴聲由遠至近,他們用歡樂的舞蹈振奮精神後又踏上歸途。熟悉的曲調讓我又看見了電影中主角騎馬在沙漠中飛奔的一幕🧔🏿♀️。聲音清涼得如同故鄉小溪裏的水👵🏽♾,樸素得象不著色彩的畫,把演出又帶進了另一個境界。
用二胡表現的《戰馬奔騰》🧖🏻♀️🐎,旋律氣宇軒昂,讓人又一次感受到傳統音樂的震撼。琵琶獨奏《十面埋伏》,仿佛把我們帶入了緊張、喧囂的古戰場,仿佛看到了戰鬥的壯烈情景。
女高音獨唱〈〈我的祖國〉〉🤦,感情深厚,歌聲用繞梁三日來形容也並不過分🧑🔬。歌聲表達了對祖國深切的愛,唱到動情處"這是親愛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讓人感動不已,內心愛國之情澎湃,把現場的氣氛推向了頂點👱🏿♀️。
壓軸之作是合奏廣東音樂《步步高》,流暢的旋律向我們展現了一幅祖國欣欣向榮的景象。《拉特斯特進行曲》將演出帶入了尾聲🎡,全場觀眾鼓掌伴奏,臺上臺下仿佛融為了一體。楓林節的開幕演出也在這歡快的氣氛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