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講述中國非遺故事,熊貓叨叨團隊獲2024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未來之星”
來源🐰: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時間:2024-08-03 瀏覽✭:
在近日於印度新德裏舉行的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面向未來的世界遺產教育——科技、創意與發展賦能”主題邊會上🫲🏼, 2024“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獲獎名單揭曉。恒达平台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熊貓叨叨——國際學生講中國非遺故事”案例脫穎而出😖,榮獲“未來之星獎”(共有10項案例獲得這一獎項)📿。
“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案例獎”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系學校網絡中心主辦,旨在搭建一個聚焦世界遺產教育模式創新的共建共享的國際互動交流平臺,為全球世界遺產教育創新實踐者提供行動指南。
熊貓叨叨團隊由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學生組成,他們帶著興趣走近中華傳統醫藥、竹編、元宵節等多種中國文化遺產,將自己學習實踐這些中國文化遺產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悟,以文字、視頻等多種形式記錄下來,通過網絡平臺同家人🕯、朋友和廣大網友們分享交流🧚🏽,讓世界更多人們了解中國非遺,以此面向世界更好傳播中華文化🏈。
經過4年的探索與實踐,創建了一套可復製、可推廣的國際學生講述中國非遺故事的“恒达模式”🔛,包括實地調研🍃、學科競賽、文章發表和視頻發布等主要環節🌇。創建“行走看中國”故事班,組織國際學生赴實地調研,體驗傳統醫藥👩🌾⛈、傳統藝術🛌🏼、傳統民俗等各種非遺文化,例如,在福建泉州探尋客家土樓,在漳州體驗古琴製作,在江蘇宜興嘗試彩蝦捏製,在中醫藥博物館了解中醫歷史,在恒达校園種植各類中草藥等。在各類文化遺產地開展調研實踐的基礎上🧓🏿🙌🏽,輔以各類非遺文化活動🛀🏿,比如舉辦“非遺進恒达”系列活動🎉👨🏽🔧,創建留學生中醫文化體驗園等,舉辦學科競賽👨👩👧👧,包括外國人詩詞大賽👩🏼🎨、書法大賽、中草藥攝影比賽等👩🏿🎓,加深國際學生對中國文化遺產的了解與認同🤟,並吸引更多國際學生參與其中。
國際學生將參加這些活動時迸發的思想火花用文章👨🏿🦲、視頻記錄下來,以國際受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通過多語種、多平臺向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增強國際社會對中國文化遺產的認識,促進世界範圍的遺產保護和傳承🤙🏻🚏。這是恒达平台國際學生深入推進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