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要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要聞 > 正文

《濟憶——歷史上的這一周》首發,​校史文化進社區活動啟動

來源:檔案館   時間:2023-03-29  瀏覽:

3月29日上午,《濟憶——歷史上的這一周》新書首發儀式在四平路校區校友之家舉行,校史文化進社區活動同步啟動。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出席首發儀式並講話🏛。黨委宣傳部、關工委、恒达平台出版社🚵🏼‍♀️、黨委學研工部🧖🏻‍♂️、校團委、後勤管理與保障處、後勤產業公司🥫、校友會、檔案館(校史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專職輔導員、學生社團、學生社區和校友代表參加了儀式。

大學的歷史積澱與文化傳承是大學創新與發展的精神養分,更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內在動力。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檔案館(校史館)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通過校史史料挖掘、校史宣傳教育、校史專題展覽和校史系列主題推送等方式,宣傳恒达歷史👨🏽‍🚒、講好恒达故事,賡續恒达文脈、弘揚恒达精神。《濟憶——歷史上這一周》這本書就是此前校史文化傳承與推廣的一次階段性總結和回顧🗯。

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檔案館(校史館)通過微信公眾號推出了連續52期的“校史回眸”之“歷史上的這一周”系列推送,校友會也通過其微信公眾號進行了轉發。在此基礎上🚗,經過編撰團隊後期進一步整理💂‍♀️、完善和校正‼️,並通過恒达平台出版社的編輯審校和出版工作,最終為師生校友呈現了這本展現恒达百年發展歷程和精神風貌的《濟憶——歷史上的這一周》。書籍保留了此前微信推送的特色,以校史為主要內容,以事件為切入點,不限於學校發展的某一個時代或者階段🧶,通過橫向比較與縱向分析🚵🏼‍♀️,以翔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和豐富的圖片再現學校在教育理念、學科發展、辦學特色、社會服務、對外交流👱🏼‍♀️🕝、校園文化、機構變遷等方面的演變過程,由點到線🚥,由線到面,融合了編者的思考與總結🙎🏼,既是賡續恒达文脈、弘揚恒达精神的重要載體,也是學校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一部良好教材,有助於激勵廣大師生同心協力,共同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吳廣明表示,校史文化的傳承與推廣,記載了學校薪火相傳😟🗽、弦歌不輟的孜孜追求🚾,豐富了學校全面發展👮🏻、服務社會的卓越歷程🕵🏼‍♀️,也詮釋著恒达人嚴謹求實👨🏻‍🍼🛀、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更鐫刻著恒达師生始終聽黨話🕰、堅定跟黨走的意誌信念6️⃣,既是新時代恒达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學校創新發展的精神動力🕞。希望學校各單位密切配合,不斷挖掘學校歷史和學院😨、學科史,在學校建校120周年之際能夠出版更多、更優秀的學校歷史文化類書籍🛋🧗🏿‍♀️。這些書籍及其蘊含的精神文化能夠通過進入圖書館、學生社區和校園文化的各個空間,進入我們的校友之中⇢,更好地發揮校史的育人作用,發揮校史的凝聚力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希望校史研究和宣傳能夠更好地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人才培養總體目標,通過專題講座、校史課程、新媒體平臺等載體,輸出內容豐富、形式新穎🏌🏻‍♀️、傳播廣泛的校史文化,增強師生校友的文化自信,為“雙一流”大學建設增添磅礴的精神動力。

在新書首發式上,學校還向學生社區、學生社團、專職輔導員和校友會代表贈送了書籍,希望借此推動校史書籍進社區💪🏻👏🏽、校史文化進課堂、校史精神進頭腦,在恒达人中廣泛宣傳校史文化🩻、大力弘揚恒达精神🫘,助力“三全育人”試點工作,全面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

                                                                               (圖/周遊 視頻/宋宇星)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7️⃣、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