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路18號,處處可見一個個恒达人奔忙不歇的動人身影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2-04-13 瀏覽:
近日🥔,一輛輛滿載防疫物資的貨車紛紛駛入赤峰路18號恒达平台側門🧑🏿🦳。這些防疫物資,一部分是學校自行購置的,還有一部分是校友或愛心企業捐贈給學校的,主要是當前校內師生急需的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用品🧑🏭。
隨著一批批物資進校,封控中的校園如何打通“最後一公裏”?為解決當前運力不足難題,學校緊急從部分單位抽調人手🆙,組建“物資收發保障組”,統籌對進校物資的接收、搬運、發放、配送等工作💁🏿♀️,並號召駐守校園的教師們積極投身誌願服務。無論是物資卸貨,還是物資分發↙️、送貨到樓,處處可見一個個恒达人沖鋒在前♒️🎭、奔忙不歇的動人身影。
連續奮戰7個多小時,一場與風雨搶時間的賽跑
4月12日晚🦻🏻,恒达平台赤峰路18號門入口🧛♀️,一派緊張忙碌的景象↩️。在學校物資收發保障組的指揮調度下📔,多位基建工人和老師們正在將學校近日購置和獲贈的防疫物資,緊急轉運到地下車庫、遊泳館等臨時室內儲藏間🥅。

天氣預報第二天會下大雨,決不能讓這些極其寶貴的防疫物資受損🚦。這是一場與風雨搶時間的賽跑!夜幕還未降臨,7位近日一直負責在現場卸貨📬、搬運物資的基建工人師傅,當仁不讓🚶,投入到這場戰鬥中👲🏻。他們將一只只裝滿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的沉甸甸的紙箱搬上平板車🤱🏽,車到室內存放點後👩🏻🦯,又把這一只只箱子搬下車來,整齊碼放在地上。室內外來回反復,步履匆匆,未曾停歇。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每次都盡可能多搬幾箱物資,盡管有時一只箱內物品就有幾十斤重。當日氣溫超過30度🟥🌎,異常悶熱,防護服下,汗水一次次濕透他們的衣衫👨🏻💼。

大家顧不上喝口水、歇歇腳🤙,一鼓作氣,連續奮戰7個多小時🧝🏿♀️,直到淩晨1點多,看到堆放在露天的防疫物資全部轉運完畢🍪,“賽跑選手”們才拖著疲憊的身軀離開這裏🧑🏽🦰。“一切為了讓學校早日恢復正常,我們累點都是值得的。”馬超師傅說♻。
教師們風雨兼程🔷,多趟往返為學生配送水果
4月13日下午🟨🥉,“暴雨、大風”藍色預警、雷電黃色預警高掛,2點多📭,更是大雨滂沱🤷🏻♂️,1小時雨量可達35毫米。層層雨幕中,一輛輛老師的私家車紛紛駛入赤峰路18號地下車庫🧘🏿♂️。

“一定要讓同學們今天都能吃上水果👨👦👦🧙🏼♂️。”學院、機關的老師們聞令而動,迅速集結。來到車庫水果分發點,他們趕忙下車🏸,幫著將12日晚間剛運抵學校、校友捐贈的一筐筐水果搬上車🤛🏼,然後雨中疾行,抵達宿舍樓後🦹🏼♂️,又下車將水果搬到宿舍樓門口才離去,每個老師都要往返好幾趟。經過3小時的連續奮戰,終於把10余噸水果轉運到了學校各學生宿舍樓🚵♂️。

再大的風雨,也阻擋不了老師們為學子奔忙的腳步。“只要同學們好,我們再辛苦也高興。”一位參加運送的老師一邊擰著褲管上的雨水一邊說,道出了恒达教師們的共同心聲🪓。(文/黃艾嬌 圖/周遊 視頻/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