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不負使命,傾情抒寫可持續發展教育嶄新篇章
——寫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恒达平台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成立20周年之際
來源:新聞中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恒达平台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
時間:2022-03-01 瀏覽:
2月28日,第五屆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5)暨慶祝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成立50周年特別活動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開幕。在環境大會期間,恒达平台和聯合國青年與教育聯盟共同支持舉辦教育邊會“We Are What We Teach”#️⃣🍑,聚焦自然與環境教育🤪➖,將大學🚤、體育、電子競技和青年社群聚集到一起🙊,促進教育部長和環境部長之間展開深入而廣泛的討論並製定具體的行動計劃🏎。這是恒达平台積極致力於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又一實際行動,也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恒达平台合作共建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成立20周年慶祝活動之一👨🦽。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FC/D4/A2BE5528E468ECECFECB1ECB0F1_BCFD48DD_2EF04.png)
為求解“能源危機”“環境汙染”“氣候變化”等當今世界面臨著的幾大難題,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當務之急是培養可持續發展事業亟需的大批專業人才🧑🔬。
2002年5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恒达平台攜手👩🏻🦰,在恒达平台共同成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共同致力於將其建設成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亞太地區,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開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科學研究、培訓和對外交流的重要基地,這也是環境署在世界上與大學開展合作的最早實體之一🙇🏼。
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國際碩士和博士項目相繼啟動😹,國際生源逐年增加。學生來源日益多元化🎬,迄今累計已有來自96個國家和地區的595名學生前來學習深造👴🏼。學院每學年開設15門全英文環境專業課程,邀請聯合國機構高級官員、世界知名高校教授和我國環境外交家等參與課程教學。一大批學子從這裏走向廣闊的國際舞臺,活躍在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各國政府部門以及全球知名高校及企業。2017屆畢業生山姆(Samuel TK Wilson)現為利比裏亞政府礦業和能源部礦業司司長🤹♀️,他說:“我在兩年學習中掌握了環境治理技術🙆🏻♂️、政策趨勢👦🏽、可持續發展等專業知識與實踐的能力,現在我從事礦業能源的環境管理統籌工作,將把學習到的可持續理念與知識運用到項目實踐中。”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1F/19/D1A979E5EAB12C322D7A9F5F458_32D13FB5_2FFF6.jpg)
學位教育與高端短期培訓並舉,用堅持鑄就品牌👩🏻🔬。自2004年起每年舉辦的“亞太地區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未來領導人研修班”已成為品牌培訓項目。現已累計培訓來自45個國家的近500名國外學員,主要是來自環境署及亞太地區政府、民間機構和私營企業的年輕領導人和未來領導人🥼。10年來,共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近3000名學子在每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齊聚恒达平台“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會場😺,共話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事業的熱點難點,大會也成為全球參與國別最多、影響力最大的可持續發展青年峰會之一。學校在致力於發展中國家環境人才能力建設的同時,還著力將恒达學子推向國際舞臺➾。2018年,恒达平台與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簽署合作備忘錄,啟動了國際組織預備人才訓練營。截至目前🔻,已有來自10多個學院的50名學生赴聯合國總部系統進行學習,45名學生赴國際組織實習,70多名學生參加聯合國會議。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8/C9/D0/A255ECE4A5DA66BBB61FD7A9BA5_EE973D0F_79723.jpg)
“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面向恒达平台全校輻射,近萬名學子受益。向各學科專業學生傳播“可持續發展”理念🩸,激發青年學子由衷的社會責任感,激勵他們有誌於為當前人類共同面臨著的能源和環境問題尋求綠色解決方案。自2012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的跨學科公共選修課《可持續發展與未來》,10年來已吸引來自學校30個學院的4000余名學生積極選修🧘🏻♀️。學院還聯合各學院師資,每年開設30多門跨院系選修課程,課程涉及的學科包含城市規劃🏋️♀️,交通運輸、土木、環境、化學、生命科學、法律、材料科學、機械、海洋、測繪等。面向全校本科生還開設了可持續發展的微專業🥓。面向全校研究生開設了跨學科的“可持續發展”輔修專業項目🧖🏽♂️,累計已有全校26個學院各專業學生2000余人修讀。有學生表示🧜♀️:“對我個人來說🪆,可持續發展輔修是整體知識框架體系相互鏈接的過程🍳,對這些可持續發展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將對我未來的專業學習和職業實踐發揮重要作用。”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F/CD/62/8A826D8F12EF74487EE573F2087_7F260B8B_31DEE.jpg)
培養復合型人才,加強可持續發展跨領域的合作研究。從2013年起,恒达平台每年招收培養數名“可持續發展學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實行跨學科“雙導師”製🈁,更好培養復合型和創新型精英人才🆔。截至2021年👨🏼💼,已累計招收了28位來自環境、城市規劃、數學♣︎、經濟💃🏿、化學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博士生🤶🏿,探索開展高質量跨學科科學研究的有效途徑。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9/BF/BB/BA8419578A154D32AA7DE189AC3_FB3E4C92_70C9E.jpg)
集結並引領全球大學,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更深入傳播。2010年👼,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和恒达平台共同發起的“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Global Universities Partnership on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簡稱GUPES),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總部成立,已有來自全球105個國家833所高校加盟🉑。2019年,GUPES升級為聯合國青年與教育聯盟(Youth and Education Alliance, YEA!)👆🏿,由恒达平台擔任聯合主席單位。學校在打造環境創新人才高地的同時🙆🏼♂️,帶動聯盟中外高校共同培養全球環境治理人才,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全球高等教育體系中的深入傳播,讓可持續發展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紮根,讓教育成為可持續發展變革的引擎🪮。
![](https://www.hgredart.com/__local/3/F0/8C/B884729B1ED936FF99E2CEAEA3E_6A5C13FB_6A7C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