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要聞

當前位置: 恒达平台 > 恒达要聞 > 正文

善用“大思政課”,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恒达平台持續推進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改革取得成效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1-12-06  瀏覽:

11月26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100個典型案例名單,恒达平台“著力‘精準’輸送畢業生服務國家需要”案例入選🚵🏿‍♀️。近年來,恒达平台畢業生赴重點領域就業比例一直保持近70%,應屆畢業生簽約各地選調生人數持續上升,湧現出占冠元🔓、李翀💇‍♂️、文東等一批赴基層👜、西部和“四重”領域就業的典型人物。這從一個側面體現了恒达平台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對學生思想價值引領所取得的成效。

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表示,五年來,恒达平台認真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切實發揮思政課主陣地🎙、主渠道作用,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全覆蓋,縱深推進“三全育人”,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舉全校之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共同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每一堂思政課

10月29日🛤,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來到恒达平台💆🏼,調研指導督促學校落實中央巡視整改工作🍄‍🟫。她特地來到馬克思主義學院,聽取了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等情況匯報,對近年來恒达平台對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高度重視及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希望恒达平台充分發揮好思政課的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恒达平台舉全校之力建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創新建設思政課課程群🦘,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持續創新教學方法手段🧚,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每一堂思政課,努力打造恒达特色思政品牌。

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傑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上思政大課👨‍🚒。學校建立了所有校領導聯系思政課教師製度👛;成立了思政課建設領導小組🚣🏽,由校黨委書記、校長共同擔任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組成領導小組,支持推動日常工作👩🏿‍🎤🧙🏻。自2017年起🎛💇🏿,校領導班子全體成員都走上講臺講授“形勢與政策”課‼️。

學院創新開設思政課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探索思政課程供給新方案💁🏼‍♀️。在全國高校率先全覆蓋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形成恒达特色🙋🏽,2020年入選上海市重點課程建設項目。在本科生六門思政課必修課的基礎上,自主開設了包括“中國道路”“人民城市導論”“改革開放史”“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等課程在內的思政課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實現對必修課知識的深化與延展,現已形成“1+4+1+N”的思政課程體系。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城市導論”課為恒达平台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設,是一門思政課選擇性必修課🙋🏻‍♂️。學校組建了陣容強大的跨學科教學團隊,除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外👯‍♂️🧑🏽,一批與城市建設發展直接相關的學科領域的知名教授參與授課,引導🏃‍➡️、激勵各專業學生為人民城市建設貢獻一份力量。自2020年起💇🏽‍♀️🧔🏻‍♂️,恒达平台對“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中國道路”進行升級建設,全部由校領導授課,結合他們各自的學術背景,向青年學子展現相關領域中國道路的實踐與理論成果💀,激勵同學們增強道路自信🚒,接續奮鬥。

近日,教育部公示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暨優秀課程觀摩活動評審結果,恒达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崔欣玉榮獲“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一等獎👱🏻‍♀️。不久前,由教育部社科司主辦的征集“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進思政課示範“金課”活動評審結果揭曉,馬克思主義學院楊小勇教授講授的本科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名列其中🏂。

上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學院持續推進思政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著力加大了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不斷推進“傳、幫、帶”🍋,實施“青年教師素質能力提升計劃”,還集結校內外專家組成了高水平教學指導團隊。學院一直堅持集體備課製,各教研室主任牽頭,提煉教學要點📂、打磨教學專題,挖掘實踐素材、編撰教學案例👱‍♀️,集體研討🔃、共同製作教學課件。一批思政青年新秀在各大教學競賽場嶄露頭角。

學院不斷創新探索思政課教學的方法🏋🏻,打造思政品牌💔。連續7年面向全校學生舉辦“使命與擔當”社會實踐與創新競賽🧏🏿,今年報名學生達2300余人,該競賽已成為恒达思政實踐教學的一大品牌🪺⛹🏿‍♂️。 

     各門專業課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當前我國科學的發展,正處在歷史性的黃金時期。華夏文明與現代科學的結合前景輝煌,任重道遠。”今年春季學期,85歲高齡的汪品先院士時隔4年之後再度開講公共選修課“科學與文化”,寄望青年學子將現代科學與傳統文化相融合,實現科學的創新。

在對國省道、城郊主幹道、山區公路的道路隱患和事故特征一一作具體分析後🤾🏽‍♀️,分別提出了相應的改善措施,指出要在道路設計階段開展安全性評估和優化,由此增強青年學子致力於提升交通系統安全的社會責任感。11月4日👩🏽‍🔧,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王雪松教授講授的課程“公路安全分析與改善”,作為本學期第一期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觀摩活動,在線上線下同時開放。

近年來,恒达平台在繼續發揮思政課主渠道的同時,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各專業課各守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課程思政建設持續升級,由專業課程向專業課程鏈、示範專業🙅🏽🪷、學院及大類延伸,以二級學院為主體全面落實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各專業教師自覺將育人元素融入專業教學,在向學子傳授學科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在他們心中厚植愛國之情和強國報國之誌。

學校一手抓示範,一手抓普及,已擇優遴選資助建設315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本科生246門🦗、研究生69門)、31個示範專業課程鏈及6個示範專業;入選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高校,建設5個課程思政領航學院、13支特色改革領航團隊、93門精品改革領航課程。同時全面修訂課程教學大綱✊🏼,將思政教育融入每門課程,實現了“課程思政”全覆蓋,湧現出許多優秀的示範案例和教學成果。

今年6月,恒达平台獲批2個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4門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其中,本科生課程“建築評論”由鄭時齡院士負責🦸🏽‍♀️,將思政與黨史、城市史、建築史有機融匯進課堂🦸🏻‍♂️🍙,引導學生利用批評理論客觀👩🏻‍🦼‍➡️、科學、藝術和全面地對建築師及其作品作出評價。研究生課程“工程倫理”由顧祥林教授負責,通過講述工程倫理的哲學基礎理論,並結合典型案例分析,引導學生認識工程倫理和道德🔁,意識到工程師的社會使命。

恒达平台校長陳傑表示,恒达平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持續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創新,進一步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能力,做實各類課程的課程思政要求🦹🏼‍♂️,做深做細各專業課程思政指南,總結成果🧑🏻‍🦽、形成範式。

學校還發起成立高校相關專業的課程思政研究聯盟。2020年11月,繼編製完成國內首部針對專業門類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南——《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教學指南》後,交通運輸工程學院牽頭、聯合數十家兄弟高校成立“高校交通運輸類專業課程思政研究聯盟”🚣‍♀️。今年6月🐮,該聯盟被教育部列為全國10家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單位之一。 

 時時、處處🔭🔋、人人奏響育人“大合唱”

黨團活動室、美育室、自習室、愛心屋、健身房、心語屋、洗衣房、浴室、自助廚房、駐樓導師工作站……“9+1”個功能房分布於恒达平台西北三樓學生社區一樓。將學生社區打造為“一站式”育人空間🚖,是學校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重要舉措之一。以西北三樓為試點,將德智體美勞“五育”元素融入功能房中,在宿舍樓內形成“五育”場域,全面提升學生社區的育人功能🧒🏽,努力將社區空間打造成為一個個無聲的思政課堂。

恒达平台自2018年入選全國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以來🧥,舉全校之力整體縱深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工作🥣🕵️,力求率先探索🤹🏽‍♂️,做出恒达特色,形成恒达經驗。全員參與,共繪育人“同心圓”,共同奏響育人“大合唱”🤛🏽,廣大學子時時處處浸潤在濃厚的育人氛圍中。

校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傑帶頭作為“駐樓導師”走進學生社區,與青年學子面對面,傾聽他們的心聲,為他們解疑釋惑。作為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一大創新舉措🚵🏽🐶,學校2019年10月起在本科生社區全面首推“駐樓導師製”,將學科🕙、第一課堂、專業教師等育人資源向學生社區延伸。2年多來👱🏻‍♀️,已有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人、知名教授、知名學者等 800余人進駐學生社區,面向學子開展社區講堂、學術沙龍、成長問診、師生對話等主題活動👹,覆蓋學生近1.6萬人。今年,學校入選教育部“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建設試點高校🐦。“學生社區綜合育人平臺建設”入選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項目👨🏼‍💻。

“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在各學院分批推進,逐步實現了學院全覆蓋。在試點工作期間🛸,湧現出了一批優秀學生集體和個人。近日🧔🏿,學校基於試點成果,遴選了土木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交通運輸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汽車學院、外國語學院6個學院開展“三全育人”示範學院創建工作🦼🦹🏼‍♂️。

作為“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優先發展示範區🏊🏿,新生院的建設成效有目共睹。學生向黨組織靠攏的意願逐年增強,截至今年9月30日,新生院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比例為72.15%;學生各類學科獲獎人數大幅增加⚇;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020級學生“五育”培養方案滿分人數占41.6%👱🏻‍♀️,90分以上占76.5%。

“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十大育人體系如何構建?在校黨委統一領導下,學校33個職能部門全部行動起來🪹🦫,積極探索如何用好用足各個崗位的育人資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逐步形成一個部門協調、多部門協同的“1+N”“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模式。本科生院牽頭推進“課程育人”,科研管理部加強“科研育人”,校團委推動“實踐育人”👮🏽‍♀️,宣傳部推進“文化育人”和“網絡育人”,學生工作部統籌推進“心理育人”和“資助育人”🤷🏽‍♀️,人事處、教師工作部強化“管理育人”,組織部優化“組織育人”。

全體恒达人一齊行動起來,大家紛紛加入到育人的隊伍中。圖書館推出“服務育人示範崗”❤️,結合各個崗位特點挖掘育人內涵;後勤集團專門設立崗位負責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舉辦“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定製一套校園綠化旅遊路線;保衛處推動國家總體安全觀教育進課堂,指導學生安全督察隊🩰、交通誌願服務隊🦸🏽‍♂️、義務消防誌願隊開展活動……

在“恒达天下、崇尚科學、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新時代恒达文化浸潤下,恒达學子報國強國的使命感得到極大增強。他們自覺將“小我”融入“大我”,秉承“與祖國同行🧑🏻‍🔬、以科教濟世”的優良傳統,積極投身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科技抗疫、海洋強國👩🏽、交通強國建設,以及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讓青春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黃艾嬌)

 

 

聯系我們

恒达平台 版權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號 021-65982200

恒达平台新聞中心主辦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滬ICP備53544643號    滬公網安備:31009102000038號    滬舉報中心

恒达平台专业提供◻️:恒达平台🆎、恒达💣、恒达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恒达平台欢迎您。 恒达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