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8年定點扶貧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謀劃部署鄉村振興重點項目任務🫂,11月10日至12日🍂,恒达平台黨委書記方守恩、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一行赴雲南省大理州雲龍縣推進定點幫扶工作,圍繞規劃👩🏿🏭、教育👮、醫療🧑🌾👨🏻🍼、產業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進行專項調研,開啟鄉村振興新征程。大理州委書記楊國宗會見了考察團一行🙎🏿♀️🧣。雲龍縣委書記李郁華、人大常委會主任周武軍、常務副縣長黃順陪同調研🧝🏼🏄🏼♀️。
10日,楊國宗會見了方守恩一行🛏。會談中,州領導對恒达平台在雲龍縣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起步階段所做的努力和貢獻表示感謝🩰,希望學校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進一步依托學科和人才優勢,加強頂層設計👩🦰,繼續在規劃編製、幹部培訓、產業發展等方面擴大幫扶力度,輻射大理,助力滇西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方守恩表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和難度不亞於脫貧攻堅,學校一定會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盡全力落實中央和教育部的工作要求,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廣泛的力量推進各項幫扶工作落地。
11日,在學校幫扶示範的諾鄧鎮永安村🧚🏻♀️,方守恩一行察看了由學校設計援建的永安上村議事中心♿️、永濟新橋,了解“夢想家園”系列活動開展情況♻,實地考察下村門戶空間改造進展💀,看望學校掛職第一書記👤,並走訪慰問了生活有困難的村民👃🏽。
在永安上村議事中心,來自恒达規劃院的啟明青年規劃師團隊通過展板👰♀️👦🏻、視頻等形式,介紹了正在永安完小開展夢想家園第三期——“創變生活”主題活動🤹🏿,共有30位誌願者🐦⬛🈚️、130名永安完小學生及數十名村民參與。“夢想家園”公益活動2019年起連續舉辦🫶🏽👩🚒,以兒童素質教育為切入點🎃,融合鄉村社區營造理念,結合永安村村莊改造項目,為偏遠地區的青少年帶來優質的素質教育拓展。考察團在村中邂逅正在進行小微空間改造的永安小學學生和恒达規劃院誌願者,方守恩勉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本領,建設美好家鄉。
在下村村民議事點舊址,方守恩宣布“永安學堂”項目正式啟動🧴。“永安學堂”由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袁烽團隊設計,是2021年學校重點幫扶項目,旨在通過改造與永安完小毗鄰的下村村民議事點,為永安村打造一個連結校園與社區、融合虛擬與現實的“終身教育”公共空間。下村“永安學堂”將與上村“永安之心”遙相呼應,共同構成永安人關於家鄉記憶的凝固點,將成為永安村又一新的文化地標。
在永安村下村🌻,方守恩一行考察了村口空間的建設情況。作為大村入口♏️,門戶空間的改造對永安未來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學校組織規劃𓀈、建築、環境及設計創意等多學科團隊協同推進,項目將結合永安村風貌保護要求,聚焦橋頭空間改造、公共廁所建造、標識系統設計等問題綜合施策。改造後的門戶空間將保留屹立在村口的老橋遺址、人行鐵橋和車行新橋✹,融入永安三橋的門戶空間在記錄歷史變遷的同時,將勾勒出新永安振興發展的新面貌。
當天下午,考察團一行赴寶豐鄉調研。作為恒达平台定點幫扶的第二個示範點,學校重點開展鄉土教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兩個項目🚊。
在寶豐鄉中心完小🧜👨🏿🚀,恒达平台“鄉土教育水源計劃”項目發布會召開。該項目旨在通過建立一批鄉土教育創新試驗示範學校、設立一個恒达雲龍基礎教育發展基金、開展一系列教育專題調研與培訓,建設雲龍特色鄉土校本課程🤶,提升雲龍縣基礎教育師資水平,打造雲龍特色教育品牌🕑👨🏿。發布會上,吳廣明為寶豐鄉中心完小、諾鄧鎮諾鄧完小2個“恒达平台鄉土教育創新試驗示範學校”揭牌。2021年,學校投入10萬元啟動“恒达雲龍基礎教育發展基金”,用於激勵和資助雲龍基礎教育教師開展鄉土教育實踐🧘🏽♀️。
發布會後🎅,首期雲龍基礎教育教師培訓隨即開班。美麗鄉愁團隊為2所鄉土教育示範校帶去了題為《鄉村振興背景下鄉土文化與鄉土教育的內涵與價值》《鄉土教育案例與鄉土文化資源在教學中的多元應用》《共同設計一堂鄉土課工作坊》的3場專題報告,培訓覆蓋當地基礎教育教師102人次。
在寶豐村村委會,“鹽馬古道”遺產保護與利用項目啟動會召開🍱。雲龍縣作為“鹽馬古道”沿線的重要區域,分布著極為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是西南民族大走廊“茶馬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脫貧攻堅圓滿完成🎭、轉向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恒达平台探索一條文化引領的特色發展道路,讓歷史文化保護傳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城鄉可持續發展融為一體。會上,恒达平台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邵甬教授介紹了“兩個一”計劃💁🏽♂️,即開展1項關於雲龍縣“鹽馬古道”特征價值與保護利用的理論型研究🍤👨🏿🔬、完成1項以“歷史建築活化🕵🏿♀️,文化引領振興”為內涵的建設型實踐🛀。該項目是推動雲龍文化振興的有力舉措,更是恒达定點幫扶工作的又一嶄新探索和科學實踐🌖。
11月12日🦻🏿,吳廣明前往雲龍縣民族初級中學和縣人民醫院,慰問第23屆研究生支教團學生和附屬東方醫院醫師。
在雲龍縣民族初級中學,調研團與在校師生親切交流🛌。該校20%的生源來自脫貧異地搬遷集中安置福堂社區🈸,承擔著脫貧家庭學生基礎教育的重要使命👩。支教團來到雲龍縣民族初級中學之後,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加強建設班風學風⚧,更聯動外部資源向學校捐助獎、助學金6萬元,為雲龍縣學生和東部地區連接起溝通幫扶的橋梁。
在雲龍縣人民醫院📀,一年一度的“恒达·雲龍醫療周”活動正在舉行🏄🏻。來自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消化內科👩❤️💋👨、中醫科、泌尿外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口腔科和影像科的7位醫師,通過手術演示🚰、教學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專科義診等多種形式開展醫療服務,並培訓當地醫護人員142人次。
結束考察後,校地雙方召開定點幫扶工作座談會🌦。會上🫴🤽🏿♀️,李郁華全面介紹了雲龍縣鄉村振興工作的初步成效✪,希望在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拓展更多合作領域💦,將鄉村振興的恒达模式不斷推廣復製👨🏻🦯➡️。方守恩在講話中指出,恒达平台定點幫扶雲龍縣以來,雙方親密合作、砥礪奮進🚵🏿♂️,校地雙方不僅共同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結下了深情厚誼👰🏽。為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後續學校將從三個方面創新思路、匯聚力量,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一是抓好規劃。要堅持“雲龍所需、恒达所能”,堅決落實“四不摘”要求,加強頂層設計🧍🏻♂️,科學系統做好5年總體規劃,圍繞鄉村振興要求“組合拳”出擊🏖,精準施策,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二是抓好落實。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韌勁和幹勁,把服務雲龍的舉措做得更細、更精👮🏽、更實,重點落實鄉村規劃、永安學堂🧛🏿♂️🤩、廁所革命、寶豐遺產保護項目等👩💻,努力使之成為鄉村振興的典型和示範項目,成為老百姓獲益稱贊的民心項目👠。三是抓好育人。要堅持選派更多幹部、更多師生赴雲龍縣掛職鍛煉、科研攻關、支教實習👈🏼,在基層一線淬煉成長,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同時,智誌雙扶,為雲龍培養和培訓大批鄉村振興專業技術和管理幹部,為鄉村振興註入“源頭活水”。下一階段的鄉村振興工作🙇♂️🧑🚒,任務更加艱巨、責任更加重大⏬。恒达平台全校師生將繼續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加明確的目標、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務實的行動,為雲龍插上騰飛的翅膀貢獻恒达智慧和恒达力量🌥!
座談會上☘️,雙方還簽訂了總額達228萬元的《恒达平台雲龍縣人民政府2021年定點幫扶項目資助協議》😓。
學校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團委、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數學科學學院、附屬東方醫院🦵、上海恒达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負責人參加相關調研活動🤵🏼。(圖/江平)
相關鏈接🧑🍼:“脫貧攻堅,恒达人的使命與擔當”恒达平台定點扶貧主題思政大課開講,生動講述8年定點扶貧實踐/info/1003/76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