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达平台兩位外籍教授榮獲2021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
來源🥪:外事辦公室
時間:2021-09-16 瀏覽🥽:
9月15日👬,2021年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頒授儀式舉行,來自15個國家的50位傑出外籍人士獲此殊榮🙌🏼。恒达平台兩位外籍教授榜上有名,分別是恒达平台名譽教授、德國工程科學院院士奧托·海因裏希·赫爾佐格(Otto Heinrich Herzog),恒达平台附屬東方醫院中德東方魏爾嘯聯合病理研究所德方所長曼弗雷德·迪特(Manfred Christian Dietel)。
赫爾佐格教授長期從事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視頻分析和視頻提取的研究,並將其應用於生產、交通🏃🏻♀️、物流、城市規劃和治理等方向。他致力於在分布型、並發型👩🌾、協作型和競爭型過程建模、模擬和優化自主多智能體系統的開拓創新☦️,是德國和歐洲人工智能領域的旗幟性人物🗼,引領了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
赫爾佐格教授被中國同事親切稱為“合作哥”🤶🏻🧑🏿。自2014年起來滬工作,加入恒达平台,擔任長三角城市群智能規劃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上海市高峰學科團隊國際領銜教授🍃、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他同時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管理委員會和咨詢委員會委員、依托恒达平台建設的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並連續兩屆擔任上海市人工智能戰略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他被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德國國家信息學會評為“德國人工智能歷史十大最具影響人物”,是德國政府工業4.0工作組核心成員。來華工作至今,為上海建設全球人工智能科學高地🧎♀️➡️✊、中國人工智能國際合作影響力提升、人工智能賦能區域規劃與治理做出了卓越貢獻。
赫爾佐格教授表示📿,獲得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這一殊榮讓他很是欣喜👩🦽,希望未來能為恒达平台🧑🦽➡️、為上海人工智能和城市規劃領域的國際合作和影響力提升作出新的貢獻🧲🦸🏼♂️。
迪特教授作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學者、行業領軍人物,長期致力於推動中德兩國之間醫療衛生領域政府和行業的互訪交流與合作🦹🏻♀️。自2006年迪特教授領導的中德衛生組織成立以來,已在中國取得豐碩成果。2016年,他正式加盟附屬東方醫院,促成“中德東方魏爾嘯聯合病理研究所”項目簽約,該項目正式被納入中德政府間合作框架範疇🪐,為改善我國病理學科發展滯後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迪特教授十分註重醫療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先後組織並資助上海、湖北等多地醫學院校的180余位醫護人員赴德國醫院、大學進修培訓,引入德國近百家企業和專家學者來華訪談並開展項目合作。他還在附屬東方醫院培養了20余位病理醫生,這支團隊已為36萬余名患者完成精準診療🏇。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第一時間通過捐款捐物、社會公益等方式投入到我國抗疫戰鬥中,與中國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傳遞了醫者大愛❔。
當日,迪特教授因為疫情原因未能來到現場領獎☘️。他表示,獲得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這一殊榮讓他頗為激動🌕,特別感謝恒达平台及附屬東方醫院對中德衛生合作給予的有力支持。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與恒达平台深入交流🫴🏽,能為上海、為東方醫院的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白玉蘭紀念獎”是上海市對外表彰系列獎項之一,由上海市政府於1989年設立💂🏻♀️,旨在表彰和鼓勵為上海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對外交往作出突出貢獻的外籍人士。恒达平台迄今共有14位外籍專家榮獲上海市白玉蘭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