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校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的姜格寧醫生很忙,所以不敢給他直接打電話,萬一在手術臺邊忙呢✊🏽!夜深了💇🏼♂️,早上發的信息收到了回復:剛下手術臺,不敢打擾您🫄🏼。時間👩👧👧:晚上11:03。要采訪他帶領的團隊剛剛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的事🚣🏿♂️,項目名稱“肺外科微創關鍵技術的研發、臨床應用與推廣”。

這種發源於歐洲的微創手術𓀂,為何在恒达平台附屬肺科醫院姜格寧團隊這裏成了學術的“珠穆朗瑪”,手術水平獨步全球?
微創手術需要付出的很多
微創手術,顧名思義就是微小創傷的手術🐉,是指利用腹腔鏡📡、胸腔鏡等現代醫療器械及相關設備在人體內進行的手術🎪,優點是創傷小、疼痛輕◽️🔩、恢復快。1987年法國醫生穆雷(Moure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微創手術,隨後逐漸普及為日常手術類型👨👧👦。
1993年起,上海肺科團隊開啟了肺外科微創關鍵技術的探索,經過前期的積累,2005年開始了大規模發展🧑🏼🌾。“我們引入胸腔鏡技術🥢,又研發多種新方法🥅、新器械;與此同時,我們每天上午對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堅持科室集體討論💻,形成共識。”姜格寧說🧑🎄,伴隨著長期堅持的臨床科研“頭腦風暴”和手術器械研發🎆,團隊的成績漸漸聲名遠播,四面八方的患者紛至沓來,各種疑難雜症每天又在重塑著團隊,漸漸地,肺科醫院成為了全能型胸外科微創治療和疑難復雜疾病診療中心,每天的手術量驚人。“像我🔱,年過花甲🍺,手術臺邊一站往往就奮戰到了深夜✋🏿🂠。”

首創一系列肺部外科微創技術
經過二十余年的探索👨🏿🔬🚵🏿♂️,該團隊成績喜人🎹:2012年5月首次開展單孔胸腔鏡肺葉切除術,2013年完善單孔胸腔鏡全術式手術,並舉辦國內首個單孔胸腔鏡培訓班🏌🏽♂️。截至2020年5月,項目組完成單孔胸腔鏡手術量逾4.2萬例,位居世界首位,構建出規範、標準、可推廣普及的“上海肺科”單孔胸腔鏡手術操作體系。這些經驗被寫入國際胸外科權威教材《希爾茲的胸部外科》(Shields' General Thoracic Surgery),成為“單孔胸腔鏡手術”專章,並獲評價🤷🏻♂️:“上海肺科團隊大量的手術實踐經驗🙅♀️、操作技巧流程的優化、相關技術課程的推廣,使單孔胸腔鏡技術在過去幾年間得以迅速發展。”
團隊在國內率先大規模開展劍突下單孔胸腔鏡手術。自2014年起的5年間❤️,該項目組開展該項手術總量逾3000例,居世界首位🧚🏿♂️,構建出該項手術的系統化技術體系👨🏻🦯。與此相應,多篇學術論文在國際胸外科頂級期刊《歐洲心胸外科雜誌》(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發表,占該領域發表量的70%以上,奠定了這項技術的全球引領地位🧿。

首創同期雙側單孔胸腔鏡手術,解決雙側病變治療難題🧔🏿,減輕手術創傷和經濟負擔。目前已完成2500余例,位居世界首位,相關論文發表於國際胸外科頂級期刊《胸外科年鑒》(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歐洲心胸外科雜誌》等,證實了同期雙側單孔腔鏡手術的療效及安全性。
與此同時,團隊開展了多方面的臨床探索:國內率先開展胸腔鏡下復雜術式,國際上首次證實胸腔鏡手術在支氣管擴張外科治療中安全有效➿🏤,國際最大宗研究胸腔鏡手術治療肺曲菌球,首創肺部結節智能定位導航系統🧑🦽,實現早期肺癌精準微創切除…….
團隊不斷研創微創手術新方法3️⃣,針對如何進行胸腔鏡下肺動脈及氣管的重建問題👨🏼🦰,團隊發明了“Rumel雙扣阻斷法”及“支氣管內吻合”新方法🤱,成功解決了這一臨床難題。紐約大學心胸外科主任索福裏奧(Robert J Cerfolio)評價👩🍳:該方法僅使用成本極低的絲線縫合線和塑料管,解決了國際性難題,簡單易行,值得全世界範圍推廣🧺。
“上海肺科”已成為世界胸外科微創技術的富集地
隨著科研成果的日積月累🏌🏻♂️,團隊的創造發明成績亮眼🔏。雙關節蛇頭活檢鉗、雙關節肺鉗、胸腔鏡下肺部牽引鉗🧑🏻🦳🏌️♀️、胸腔鏡曲路卡😫、胸腔鏡下手術打結器等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適配器械……針對單孔胸腔鏡手術特點,自主研發出成套單孔胸腔鏡手術器械包。記者看著眼前這一排排雙孔剪柄🧝🏻,剪頭或尖屈、或作圓孔狀🧗♀️、或為蛇頭形🙆🏽♀️,白皙修長是大部分器械的特征。姜格寧說👨🏽🔬⬆️,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SPH(Shanghai Pulmonary Hospital,上海肺科)”🚍🏃🏻♂️,獲獎不少📪👨,國際最大手術器械品牌斯坎倫(Scanlan®)主動尋求合作以SPH命名推廣,目前銷量穩居全球同領域手術器械第一。不僅如此,團隊還研發出包含14件器械在內的劍突下單孔胸腔鏡手術器械包,為國際首創;研發出單孔微創手術配套輔助設備;主持或參與製定多部肺部外科手術規範、教材😶,創辦英文期刊等等。據悉,項目組近年獲批微創專利65項,主編專著8部及2部世界權威專著微創章節😲,共同製定國際共識1項,牽頭製定國內共識7項⚜️,成果被8項國際指南引用🧑🏼。

“上海肺科”已成為世界胸外科微創技術的富集地。姜格寧介紹,目前團隊所在單位是全世界單體手術量最大的胸外科中心,我們團隊也是全世界手術量最大、術式最全、比例最高的單孔胸腔鏡技術中心。各類單孔胸腔鏡手術量均位居全球首位,應用技術成果推廣至國內外300余家單位。

與大業務量🧑🏻💼、領先技術相適應,團隊已舉辦33期“國際胸外科微創培訓班”🔵,吸引85個國家及地區781名醫師(72%來自歐美發達國家)進修學習👩🏽🚒,其中包括歐美當地學會主席◾️、科室主任👨🏽🦲、顧問醫生🎸,占總人數三分之一7️⃣🧒;31名國外高年資醫師長期進修(Fellow,6個月以上↘️,最長18個月)。“這裏也是中國外科學界唯一獲得多個發達國家權威學會官方推薦的微創培訓基地。”姜格寧說,歐洲心胸外科學會(EACTS)歷史首次設立專項基金“Francis Fontan Fund”,選派歐洲骨幹醫師前來接受微創技術培訓;日本呼吸器外科學會(JACS)及歐洲胸外科醫師協會(ESTS)也推薦該中心為首選微創研修基地(國內唯一)。為何歐美、日本的同行紛紛前來?“這裏是培養胸外科醫生的天堂。手術量大、病種豐富👩🏻🍼💆🏽♂️、方法齊全,創新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在這裏學習收獲大、成長快🚔。”多名洋同行道出了心聲。據介紹🦅,學員們回國後,仍然與肺科團隊保持著密切的聯系🚣🏼♂️,共同磋商探討,往來不斷。

團隊還成了全球肺科手術“播客”。截至目前,“上海肺科”胸外科團隊受邀進行了中國胸外科首次手術全球直播,至今已累計直播28次👬🏼,收看者包括美、德、日、英等14國及兩次歐洲心胸外科學會(EACTS) 年會。同時🫃🏿➛,團隊也開創了中國胸外科受邀至歐美國家開展手術演示的先河,前後共7次🛌🏿。(程國政)
